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人物


3D打印技术率先落地医疗行业 10年后规模或达百亿

2015-06-21 11:08 | 来源: | 浏览 :

3D打印骨骼模型、3D打印器官骨骼模型、3D打印人工关节、3D打印颈椎……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3D打印已在医疗应用领域获得很多突破,但在大部分人眼里,这种炫酷又神秘的3D打印技术距离日常生活还很远。然而在目睹了一场不幸之后,身为骨科医生的徐贵升开始尝试用时下流行的3D技术“拯救”一位特殊的残疾人患者,最后成功制作了也许是国内第一个实用型3D打印假肢。更让人振奋的是,3D打印假肢的成本仅仅是传统假肢的十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

事实上,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经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在某些领域价格上很“亲民”,如3D打印假肢,而且医疗3D打印这个领域还在不断地发展,市场巨大。著名市场研究机构Lux Research预测,3D打印技术在医疗行业将被迅速采用,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达到1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百亿。

一场事故带来的启示

一名年仅5岁的小男孩出于好奇,把手伸进正在工作的绞肉机中,医生联合消防员经过数小时的抢救仍未能挽回他的右手。这一起两年前发生在广东的绞肉机伤人事故中,汕头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毕业的骨科医生徐贵升正好参与了这场手术。

近两年来,徐贵升一直在给小男孩做后续治疗和随诊。“意外发生后,小男孩家里债台高筑,时下昂贵的假肢,家里根本消费不起,而残缺的肢体则越来越影响小男孩的心灵健康。”他感慨。

后来在一次和国外同行的交流中,徐贵升了解到如今国外有人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假肢帮助没有手指的人恢复抓握功能。于是,他决定联合机械设计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人士组成制作团队,尝试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一副假肢给小男孩,让他的手恢复基本功能。

他先是扫描小男孩腕部缺失部分外形,然后根据所得信息,电脑设计假肢,再将假肢部件进行3D打印,组装成型。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用徐贵升最擅长的骨科医学知识让假肢具备简单的抓握功能。然后再根据患者的试用反馈,不断进行了多次改进。

经过反复设计和试用,一个为小男孩订制的3D假肢完成了。借助假肢,小男孩右手的一些基本功能得以恢复,不仅能够抓握一定重量的软硬物,目前已能控制自行车把手,驾驶自行车。

医疗临床应用渐广泛

经过搜索网络和专业文献,徐贵升发现自己制作的3D打印假肢还没有人公开报道过,这也意味着,他制作的很可能是中国第一个实用型3D打印假肢。不过,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并不仅仅是在假肢制作方面。

徐贵升告诉记者,目前,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四方面,除了上述制成假肢等医疗器械在人体外使用之外,有的则制成模型用于术前模拟,还有的就是制成人工骨骼、关节、牙齿等组织,直接植入人体。此外还有更高级别的应用,就是生物3D打印。以细胞和生长因子结合其他材料打印出产品,经体外或体内培育,形成有生理功能的组织结构,直接代替人体器官。

在广东、江苏、贵州、河南等地从去年开始就先后出现许多实用型应用的案例。如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用3D打印技术,帮助一位患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患者预先订制3D病足模型,进行术前模拟,从而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也首次成功利用3D打印技术,为肩胛骨肿瘤患者精确制出钛合金肩胛骨假体,切除肿瘤后再将假体植入。

用个体化改变医疗现状

3D打印技术之所以在医疗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主要因为其可以满足个体化、精准化医疗,因此对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医疗现状带来巨大的改变。

以给小男孩个性化定制的3D打印假肢为例,徐贵升告诉记者,3D打印假肢成本低廉、快速制作,,制作时间只要12个小时,制作成本需要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随着小男孩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成长,可以随时再度身定制,随时更换。而相比之下,传统的假肢最便宜的也要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如果是更高级的假肢,价格更高达几十万,5-10年还要更换一次。

再以目前应用得最广泛的术前模拟来说,很多医院都建立了3D打印中心,把需要手术的部位打印出来,突破传统影像报告的局限性,让医生更直观地诊断或制定手术方案。这虽然让患者的医疗成本增加了几百元到几千元,但却能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减少手术时间,降低麻醉风险。 (记者 陆志霖)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