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创新团队:战略性药物研发出成果
中新网北京7月15日电 题: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创新团队:战略性药物研发出成果
作者 庄颖娜 沈基飞 刘征云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药物合成研究室是一个有着63年历史的功勋研究室,曾针对化学武器损伤,研制出我军独有的系列抗神经性毒剂特效解药,抗毒效价迄今仍为世界最高水平,参与完成的“战时特种武器损伤的医学防护”项目,获得共和国首次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近年来,这个研究室以刘克良、李松、仲伯华领衔的药物创新团队,潜心关注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性药物研发,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
临危受命,研制中国自己的“争气药”
2005年,H5N1禽流感再次显露出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的狰狞面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全球第四次流感暴发预警信号。鉴于形势严峻,又有SARS难防难控的前车之鉴,我国政府迅疾采取多项应对措施,同时向跨国制药公司定购50万人份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达菲),这是当时世界卫生组织唯一指定的抗流感病毒特效药,得到的答复是:网上排队,排上供货。
千钧一发之际,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科研人员挺身而出:“我们要自主研制抗流感病毒药物!”
很快该院就传来好消息,由药物合成研究室研制的“中国版达菲”——“军科奥韦”完成全部临床前工作,正式申报军队特需药品证书。2005年11月1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副总理吴仪率8部委领导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召开紧急防控会议,现场决定: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协助国家建设抗流感病毒药物生产线,完成国家和军队战略储备任务!
研发团队临危受命,主持建成年产200万人份生产线,完成50万人份国家和军队储备任务。他们独辟蹊径,改进了使罗氏公司产能受限的关键生产工艺,不仅使生产效率提高3倍,而且彻底避免了原工艺易发生爆炸、易产生致癌杂质的弊端。这一生产工艺我们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为世界首创!
该团队何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突破?
“关键时刻一鸣惊人,靠的是前瞻部署的战略眼光和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贺福初介绍说,“其实,早在2003年,该团队就开始了相关研究工作。那时我们就意识到,SARS疫情之所以迅速蔓延、难以扼制,缺乏有效的防治药物是重要原因,而流感是下一轮最有可能突然来袭的重大疫情,作为医学科研工作者,有责任为此作好充分的准备。”
凭着这种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李松团队成功打通实验室合成路线,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研制出军科奥韦,并获得我军规范药品审批制度以来第一份新药证书——“军药001”号!
他们不仅瞄准当时世界上最有效的“达菲”开始集中攻关,而且做了更为科学和周密的部署:为解决儿童、老人、重症患者服药难题,研发了全球唯一的“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溶于水后澄清无异味,出生14天以上的新生儿可以方便安全地使用,在全世界多个国家获得发明专利;为应对“磷酸奥司他韦”大量使用可能产生的耐药问题,同步研发抗病毒活性更强的“帕拉米韦”,体外实验表明抗病毒活性是“磷酸奥司他韦”的1500倍,制成注射剂型在国内率先上市,满足了危重病人救治需要。
2009年,北美暴发H1N1流感疫情。5月,国内发现首个疑似病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国庆60周年阅兵前增储1300万人份“磷酸奥司他韦”,年底前完成2600万人份储备任务。
该团队再次立下“军令状”。仅有不到5个月时间,现有产能要提高30倍。为了完成这次史无前例的药品生产储备任务,各级政府、科研团队和制药企业共同投入了一场不见硝烟的攻坚战,最终提前18天完成1300万人份的生产任务,由中央医药储备单位及时收储,24小时不间断调送到疫情最需要的地方,在与流感疫情的赛跑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从“军科奥韦”到“帕拉米韦”,从胶囊、颗粒剂到注射液,从世界首创新工艺到建成全球最大产能生产线,药物创新团队主动担当、主动作为,构建起应急防控药物保障体系,使我国具备了任何规模流感大流行的自主防控能力,彻底摆脱了关键时刻,战略性药品买不到、买不起、买不够的困境!
打破垄断,研制老百姓用得起的“民生药”
自成立以来,,国家的需要就始终是这个研究室最重要的科研方向,用亲手研制的药物维护百姓健康就是科研人员最大的幸福。
我国市场95%的药物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进口高价药给国家和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上世纪90年代,刘克良、李松、仲伯华等一批优秀学科带头人,主动放弃在国外衣食无忧的生活和进展顺利的科研事业,纷纷选择回国效力。
上世纪90年代,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快速上升,但当时中国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科研团队首先瞄准了这一关系民生的战略性药品。
当时,化合物罗格列酮是研发热门,美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率先研发出“马来酸罗格列酮”并上市,商品名为“文迪雅”。为了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利益,垄断市场,葛兰素史克将所有酸式盐组合物申请了专利。而当时科学界普遍认为“罗格列酮”不能碱式成盐。
团队带头人李松没有轻信大多数国际制药权威的结论。通过大量理论分析和量化计算后,他们终于发现罗格列酮一个键上的氢呈现酸性,应用强碱可以生成碱式盐。这个意外发现让这个团队顺利合成了全球唯一的罗格列酮钠盐制剂。更让人欣喜的是,罗格列酮钠具有优良的溶解度,是同样条件下马来酸罗格列酮溶解度的10倍。这一优良的溶解度为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大量使用和有效制备提供了明显的优势。2004年,在此基础上研发的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太罗”上市。
“太罗”的上市动摇了“文迪雅”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在与葛兰素史克的专利之争中,国内唯一具有自主化合物发明专利的“太罗”取得决定性胜利,直接迫使葛兰素史克放弃专利,“文迪雅”从每粒不低于20元降到每粒13元。“太罗”因其低廉的价格、显著的疗效和严格的质量标准,成为名副其实的“平价药”、“民生药”,直接惠及亿万糖尿病患者。
2011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太罗”继获得中国发明专利金奖之后,再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钟武研究员代表课题组参加了颁奖仪式。
“狭路相逢勇者胜。只有具备充分的创新自信,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具备突破禁锢和樊篱的创新勇气,才能在看似无路可走的艰难境地开辟出一条我们自己的中国道路。”军事医学科学院政委高福锁这样评价。
永不言败,研制自主品牌“原创药”
高投入、高风险、高技术是药物研发最突出的特点。长期以来,民族制药企业一直对完全自主创新药物的研发望而却步。
近年来,他们在重大传染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药物研发方面取得多项实用成果,在研的多个全新结构药物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他们研究了一种全新机制、全新结构的体能增强药,可在短时间内提高机体耐受力,有望克服部队急近高原时因缺氧导致作业能力下降,对于提高部队持续作战能力意义重大。
他们持续研发一系列针对不同病毒共性研制的广谱抗病毒药,有望帮助人们在对付自然界新生病毒时提前掌握主动权,从而最大限度保障生命健康,减少损失。
……
#p#分页标题#e#近年来,这个研究室先后申请发明专利153件,获中、美、欧盟等国授权发明专利110件,获中国发明专利金奖1项,获国家新药证书2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高等级奖励10项,成为国内创新药物研究活力最强、贡献最大的团队之一。(完)
- 礼进生物将在2023 ASCO上报告4-
礼进生物将在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 年会上... - 脑静脉血栓实现智能化诊断,脑卒中AI研究
近日,推想医疗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放射科杨旗教授团... - 科兴制药产业布局再发力 探索合成生物技术
11月2日,科兴制药(股票代码:688136)发布公告,公司... - 拜耳转移乳腺癌ErSO疗法尚未进入临床试
此前有报道称拜耳一种小分子药物ErSO对动物体内的癌细胞有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