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医院动态


为了患者的生命 第五师医院急诊科的故事

2015-02-24 11:33 | 来源: | 浏览 :

天山网讯 (通讯员王茜 杨晓坤摄影报道)在急诊科,时间就是生命,赢得了时间,就等于赢得了一份生的希望。一个个心肺复苏的惊险上演,一次次生命边缘的力挽狂澜,在一场场生命和时间的赛跑中,他们没有畏惧、没有胆怯、没有丝毫退缩,这就是第五师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2月6日,跟随着急救车的呼叫声,走进了该院急诊科,那些人、那些事,一个个抢救的画面,一幕幕感人的故事呈现在面前。

  天山网讯 (通讯员王茜 杨晓坤摄影报道)在急诊科,时间就是生命,赢得了时间,就等于赢得了一份生的希望。一个个心肺复苏的惊险上演,一次次生命边缘的力挽狂澜,在一场场生命和时间的赛跑中,他们没有畏惧、没有胆怯、没有丝毫退缩,这就是第五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2月6日,跟随着急救车的呼叫声,走进了该院急诊科,那些人、那些事,一个个抢救的画面,一幕幕感人的故事呈现在面前。

  生命面前没有犹豫

  冬日的早上,寒风凛冽。不到9点半,第五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都已到岗。上完夜班的医生王如霞正在准备交班记录,接下来的全科交班会上,她要将昨晚收住院病人情况,病情及治疗方法一一进行陈述。从这一刻起,这个科忙碌而又紧张的一天又开始了。

  2月1日,随着急救车的呼叫声,一位在室内施工的年轻人,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被送进第五师医院急诊科。肢体多处外伤,腹部受到重创,病人各项生命体征都危及着生命,不进行外科手术,保不住生命,但这种危急的时刻进行手术,面临的是更大的风险。怎么办?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一次次分析着各种结果,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此时,该院总值班副院长徐春灵在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她一边部署抢救方案,一边通知外科医生迅速会诊,最终果断地决定,马上对患者实施手术。备血浆的、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的、打通输液通道的,各项应急措施有序到位,经过骨科和普外科专家整整五个多小时的手术,患者被救过来了,生命得到延续。

  该院急诊科每天面对的都是突发事件,抢救的医护人员不仅要具备超强的心理素质,还得有过硬的医疗技术。2月3日,张秋华从甘肃来到博乐,由于怀有身孕、加上经济紧张等诸多原因,从普通感冒拖成了重症肺炎,当送该科时,全身紫绀,呼吸极度困难,各项生命指标均不稳定,生命危在旦夕。前来会诊的专家都摇摇头,认为患者的病情没有希望,但科室的医护人员全然不顾被传染的危险,全身心的投入到抢救工作中,由于患者极度衰竭,完全靠呼吸机辅助呼吸,还有不停的吸痰、按时按量的输入各种药物、测量中心静脉压、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测血糖、鼻饲、翻身叩背、观察24小时出入量,还有随时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现场参加抢救的人心里都明白,只要稍有疏忽,患者的生命就会面临危急。为此,护理组不停地对张秋华翻身叩背,每次叩背至少15分钟,每两小时至少一次,一次背叩下来,护理人员浑身酸痛,汗流浃背,胳膊酸胀得抬不起来不说,每天有家不能回,守在病床前,观察其变化。医护人员对生命的坚守,终于将患者从死神的手中夺了回来。

  美丽天使温暖人心

  木巴力克是一名维吾尔族护士,六年来一直在第五师医院急诊科工作。她说“急诊科的工作紧张而忙碌,每次看到病人生命得到救治,心情无比激动,但因时间耽误而失去最佳抢救时机时,总觉得无比心痛。所以我们要全面掌握急救知识,赢得时间留住生命”。

  一天,木巴力克接到出诊电话,一位拾荒老人在家中生死不祥。她和医生随着急救车赶到现场,当走进那间黑暗低矮的屋子里时,顿时,倒吸一口气,这是一间只能称之为垃圾场的房子,臭虫爬满地,老人趴在垃圾堆中,身上发出一股恶臭。木巴力克没有犹豫,戴上手套,俯下身子为老人做心电图,刚把他的身体翻过来,满天满地的虫子瞬时飞了起来,包围住了她。然而,她没逃跑也没尖叫,快速做完心电图并打印完心电图报告,确认无生命体征,又将老人摆正体位,这一刻她的脚上爬满了虫子。事后,木巴力克想起这件事情就觉得心痛,她说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场景,只想让更多的生命得到延续。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责任编辑:翟文杰]

  范正华是去年参加工作的护士,被分到急诊科最大的感受就是累并快乐着。一个月出诊了多少次,她从来没有细算过,但她只知道最多的一天出诊了七次。就在2月2日这天,刚接早班的范正华,便接到83团医院和84团一位老人家属打的电话,她迅速做出判断,83团的病人在医院里,病情较稳定,而84团的患者不仅年龄大,还头晕、恶心,病情不详,一刻没有犹豫她跟着急诊车前往84团,赶到老人家里问病史、吸氧、测血糖、打开静脉通道,有条不紊地进行院前救治,老人被顺利送到急救中心。当指针指向11时,又赶到83团医院接诊锁骨骨折的病人,根据拍片报告的提示需手术,范正华按照手术要求,为病人量血压、做了床旁心电图,为其扎上留置扎,送到急诊科交给值班医生。

  中午14点,正值下班吃饭的时间,忙碌一上午的范正华刚坐到护士站,急救电话又响起来,博乐小营盘镇9公里处发生车祸,她顾不上喝口水、吃一口饭,拎起急救药箱又一次赶往急救现场……这一天范正华出完第七趟诊已是凌晨2点,由于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回到寝室的她久久无法入眠。

  节假日为患者忙碌着

  抢救受伤病重患者加班加点工作,已是第五师医院急诊科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医护人员没人能数得清有多少次因急救任务被深夜从梦中唤醒,多少次通宵达旦地在危重病人的病床边度过漫漫长夜;节假日不能陪家人团圆,奔走和穿梭在抢救的第一线,这个科的医护人员就是这么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2月1日是个周日,,对该院急诊科来说又是个忙碌的周末。一大早急救车出诊接回一位煤气中毒的患者,当时患者张某意识丧失并伴有大小便失禁,医生忙着查体下医嘱,护士配合做辅助检查,还要帮助其家属为患者换掉了脏衣服,时间分分秒秒过去,直到凌晨5点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医护人员拖着疲惫身躯回到办公室还没顾上休息,急救电话又不断响起,车祸、急腹症、酒精中毒、心脑血管意外的病患,此时抢救室、监护室、留观室内挤满了人,医生处理着各种接踵而至的病人,医者应接不暇,当所有病人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后,东方的天空已经泛白。

  每每遇到节假日,该院急诊科比平常更加忙碌,许多门诊病人到急诊科就诊,所以病人比平时陡增几倍,并且多半都是病情重、症状急的患者。面对这样的情况,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总是风趣到“春节和平时并没有太大不同,如果真要找出些不同的话,那就是春节期间的工作更忙、压力更大。别说感受节日的气氛了,有时连吃饭、喝水、上厕所都顾不上。”

#p#分页标题#e#

  这就是发生在第五师医院急诊科的故事,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医护人员每天上演着生与死的搏斗。据了解,该科年接诊量达到20000余人次,年出诊量在1000多次,年院前急救病人在1000余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2%以上。在医护人员心中,患者的生命高于一切,他们用行动去诠释医者仁心。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责任编辑:翟文杰]

天山网讯 (通讯员王茜 杨晓坤摄影报道)在急诊科,时间就是生命,赢得了时间,就等于赢得了一份生的希望。一个个心肺复苏的惊险上演,一次次生命边缘的力挽狂澜,在一场场生命和时间的赛跑中,他们没有畏惧、没有胆怯、没有丝毫退缩,这就是第五师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2月6日,跟随着急救车的呼叫声,走进了该院急诊科,那些人、那些事,一个个抢救的画面,一幕幕感人的故事呈现在面前。

  天山网讯 (通讯员王茜 杨晓坤摄影报道)在急诊科,时间就是生命,赢得了时间,就等于赢得了一份生的希望。一个个心肺复苏的惊险上演,一次次生命边缘的力挽狂澜,在一场场生命和时间的赛跑中,他们没有畏惧、没有胆怯、没有丝毫退缩,这就是第五师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2月6日,跟随着急救车的呼叫声,走进了该院急诊科,那些人、那些事,一个个抢救的画面,一幕幕感人的故事呈现在面前。

  生命面前没有犹豫

  冬日的早上,寒风凛冽。不到9点半,第五师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都已到岗。上完夜班的医生王如霞正在准备交班记录,接下来的全科交班会上,她要将昨晚收住院病人情况,病情及治疗方法一一进行陈述。从这一刻起,这个科忙碌而又紧张的一天又开始了。

  2月1日,随着急救车的呼叫声,一位在室内施工的年轻人,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被送进第五师医院急诊科。肢体多处外伤,腹部受到重创,病人各项生命体征都危及着生命,不进行外科手术,保不住生命,但这种危急的时刻进行手术,面临的是更大的风险。怎么办?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一次次分析着各种结果,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此时,该院总值班副院长徐春灵在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她一边部署抢救方案,一边通知外科医生迅速会诊,最终果断地决定,马上对患者实施手术。备血浆的、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的、打通输液通道的,各项应急措施有序到位,经过骨科和普外科专家整整五个多小时的手术,患者被救过来了,生命得到延续。

  该院急诊科每天面对的都是突发事件,抢救的医护人员不仅要具备超强的心理素质,还得有过硬的医疗技术。2月3日,张秋华从甘肃来到博乐,由于怀有身孕、加上经济紧张等诸多原因,从普通感冒拖成了重症肺炎,当送该科时,全身紫绀,呼吸极度困难,各项生命指标均不稳定,生命危在旦夕。前来会诊的专家都摇摇头,认为患者的病情没有希望,但科室的医护人员全然不顾被传染的危险,全身心的投入到抢救工作中,由于患者极度衰竭,完全靠呼吸机辅助呼吸,还有不停的吸痰、按时按量的输入各种药物、测量中心静脉压、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测血糖、鼻饲、翻身叩背、观察24小时出入量,还有随时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现场参加抢救的人心里都明白,只要稍有疏忽,患者的生命就会面临危急。为此,护理组不停地对张秋华翻身叩背,每次叩背至少15分钟,每两小时至少一次,一次背叩下来,护理人员浑身酸痛,汗流浃背,胳膊酸胀得抬不起来不说,每天有家不能回,守在病床前,观察其变化。医护人员对生命的坚守,终于将患者从死神的手中夺了回来。

  美丽天使温暖人心

  木巴力克是一名维吾尔族护士,六年来一直在第五师医院急诊科工作。她说“急诊科的工作紧张而忙碌,每次看到病人生命得到救治,心情无比激动,但因时间耽误而失去最佳抢救时机时,总觉得无比心痛。所以我们要全面掌握急救知识,赢得时间留住生命”。

  一天,木巴力克接到出诊电话,一位拾荒老人在家中生死不祥。她和医生随着急救车赶到现场,当走进那间黑暗低矮的屋子里时,顿时,倒吸一口气,这是一间只能称之为垃圾场的房子,臭虫爬满地,老人趴在垃圾堆中,身上发出一股恶臭。木巴力克没有犹豫,戴上手套,俯下身子为老人做心电图,刚把他的身体翻过来,满天满地的虫子瞬时飞了起来,包围住了她。然而,她没逃跑也没尖叫,快速做完心电图并打印完心电图报告,确认无生命体征,又将老人摆正体位,这一刻她的脚上爬满了虫子。事后,木巴力克想起这件事情就觉得心痛,她说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场景,只想让更多的生命得到延续。

  范正华是去年参加工作的护士,被分到急诊科最大的感受就是累并快乐着。一个月出诊了多少次,她从来没有细算过,但她只知道最多的一天出诊了七次。就在2月2日这天,刚接早班的范正华,便接到83团医院和84团一位老人家属打的电话,她迅速做出判断,83团的病人在医院里,病情较稳定,而84团的患者不仅年龄大,还头晕、恶心,病情不详,一刻没有犹豫她跟着急诊车前往84团,赶到老人家里问病史、吸氧、测血糖、打开静脉通道,有条不紊地进行院前救治,老人被顺利送到急救中心。当指针指向11时,又赶到83团医院接诊锁骨骨折的病人,根据拍片报告的提示需手术,范正华按照手术要求,为病人量血压、做了床旁心电图,为其扎上留置扎,送到急诊科交给值班医生。

  中午14点,正值下班吃饭的时间,忙碌一上午的范正华刚坐到护士站,急救电话又响起来,博乐小营盘镇9公里处发生车祸,她顾不上喝口水、吃一口饭,拎起急救药箱又一次赶往急救现场……这一天范正华出完第七趟诊已是凌晨2点,由于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回到寝室的她久久无法入眠。

  节假日为患者忙碌着

  抢救受伤病重患者加班加点工作,已是第五师医院急诊科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医护人员没人能数得清有多少次因急救任务被深夜从梦中唤醒,多少次通宵达旦地在危重病人的病床边度过漫漫长夜;节假日不能陪家人团圆,奔走和穿梭在抢救的第一线,这个科的医护人员就是这么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2月1日是个周日,对该院急诊科来说又是个忙碌的周末。一大早急救车出诊接回一位煤气中毒的患者,当时患者张某意识丧失并伴有大小便失禁,医生忙着查体下医嘱,护士配合做辅助检查,还要帮助其家属为患者换掉了脏衣服,时间分分秒秒过去,直到凌晨5点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医护人员拖着疲惫身躯回到办公室还没顾上休息,急救电话又不断响起,车祸、急腹症、酒精中毒、心脑血管意外的病患,此时抢救室、监护室、留观室内挤满了人,医生处理着各种接踵而至的病人,医者应接不暇,当所有病人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后,东方的天空已经泛白。

#p#分页标题#e#

  每每遇到节假日,该院急诊科比平常更加忙碌,许多门诊病人到急诊科就诊,所以病人比平时陡增几倍,并且多半都是病情重、症状急的患者。面对这样的情况,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总是风趣到“春节和平时并没有太大不同,如果真要找出些不同的话,那就是春节期间的工作更忙、压力更大。别说感受节日的气氛了,有时连吃饭、喝水、上厕所都顾不上。”

  这就是发生在第五师医院急诊科的故事,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医护人员每天上演着生与死的搏斗。据了解,该科年接诊量达到20000余人次,年出诊量在1000多次,年院前急救病人在1000余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2%以上。在医护人员心中,患者的生命高于一切,他们用行动去诠释医者仁心。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责任编辑:翟文杰]

(责任编辑:HN666)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