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际新闻


从"等钱救命"到"应救即救",期盼何时能成为现实? 新华网上海频

2014-07-11 09:44 | 来源: | 浏览 :

  新华网上海7月11日电(记者仇逸 周琳)对于“无主病人”“路倒病人”及少数确无支付能力的人群,如何加强医疗保障?8日,卫计委再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快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并为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给出建立时限。至此,从“等钱救命”到“应救即救”有了制度保障。专家认为,关键还在于细节完善和落到实处,第三方监督也不可或缺。

  钱从哪来?——救人摆在第一位

  一边是对“无主病人”“路倒病人”及少数确无支付能力的人群先行救治,一边却是医疗机构不断垫钱,一年欠下几十万的旧账,导致“等钱救命”现象时有发生,加剧了医患矛盾。

  国家有关部门曾对全国27个省份630家不同规模的医院2011年“三无”病人欠费情况进行分析,每家医院接待“三无”病人超过85人次,医院规模越大欠费越多。100张以下床位的医院平均为5.32万元,800张以上床位医院平均为64.33万元。

  此次通知强调,对于需要紧急救治,但无法查明身份或身份明确无力缴费的患者,要按照《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进行及时救治,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诿或拖延救治。对于违反规定的医疗机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依法依规追究医疗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是对现有医保政策的一个补充,也是对患者的兜底。”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表示,完善救助制度,可以让医疗机构履行责任时不再心存顾虑,也让病患没有后顾之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每年的急诊量高达约30万人次,长期从事危重病急救的急诊科主任毛恩强教授说,国家设立这个基金非常有必要,医疗机构有救死扶伤的义务,但在临床上却遇到太多无法支付、无力支付费用的病例,基金的设立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力举。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省(区、市)、市(地)政府组织设立本级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基金可以来源于财政投入和社会捐助。

  专家建议,还是应多拓宽资金的来源。例如加拿大和印度都曾推出过“医疗彩票”,募集资金用于医疗救助。我国也可以修改福利基金的管理办法,每年按一定比例划拨给医疗救助基金,以解决医疗救助基金的“少米之炊”,使医疗救助的资金不局限于来自捐助和财政两个渠道。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