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资讯


川药如何摒弃“惰性”拥抱创新

2015-08-24 10:14 | 来源: | 浏览 :

  □本报记者 周伟

  8月11日,由20名省政协委员组成的“我省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生产情况”调研组首站走进康弘药业,公司董事长柯尊洪介绍,他们公司耗费10年、耗资10亿元自主研发的康柏西普,填补了国内同类药物空白,预计未来有上百亿元的市场想象空间。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名为“复方丹参片”的老式中成药,全国就有792个药厂在生产,这其中也包括不少四川药企,除一家企业是原创外,其余791家药企都是仿制,而如此巨量的生产导致了药品的生产过剩和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在医院招投标‘唯低价中标’政策的引导下,企业间互相杀价,甚至还出现了中标价低于成本价的情况。”恩威集团总裁薛永江透露。“药品研发不能一味搞me-too(仿制药),,创新才是正道,才能引领川药走出国门、打破中国医药出口尴尬。”与会的省政协委员纷纷认为,四川医药产业应主动适应省委、省政府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研投入和技术公关,杜绝低端同质化生产,切入产业高端,塑造高端“川药”品牌。

  据了解,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世界三大致盲因素之一,我国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过10%。在康柏西普问世前,治疗药物一直依赖进口,价格高昂且注射频率较高。“同类进口药物每月需要注射一支,每支价格在1万元左右,而康柏西普可以2—3月注射一次,且每支价格为6000余元,无论是成本还是疗效都比国外的好。”康弘药业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这一新药将成为公司未来业绩的新兴支撑点。

  在当天的调研座谈会上,科伦药业、迈克生物、好医生药业等10家“川药”龙头企业负责人纷纷透露了自身的发展雄心及面临的实际困难。“药企创新成本及风险极大,新药研发将投入巨资,且从研发到上市,没有十年八年下不来,而且一旦难以上市,对企业来说将‘血本无归’,甚至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药临床审批慢是制约医药企业创新的瓶颈。也正因为此,导致我国绝大多数药企都是在追逐国外企业的步伐,等待专利药过期之后大量生产仿制药,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行业“惰性”。

  令人欣喜的是,这些发展瓶颈即将迎刃而解。根据省政府《加快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对获得国家新药证书的药品等首次在川产业化的,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奖励;对投资国家1、2类新药等创新失败,单个项目研发已投入1000万元以上的,认定后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同时,瞄准2020年全口径医药产业规模迈上5000亿元台阶的目标,《意见》提出7大重点工作计划,涉及联合创新、技术升级、中医药发展、新兴产业、市场流通、人才培养、开放合作等方面。如针对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问题,“对新药临床前和临床期创制研发分阶段予以支持,对完成临床试验I、II、III期的,分别按当期研发费用的一定比例予以补助。”

  快评

  让患者享受医药创新的福祉

  作为特殊商品的药品,与其他商品相比,它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医药产业的发展状况,不仅牵动着产销企业的生存发展,更是关乎社会民生的大事。

  长期以来,由于国内医药行业的创新能力不足,造成某些慢性疾病、重大疾病类的治疗药品疗效不佳,不得不依赖进口药品。然而,进口药品价格往往过高,给患者增加了极大的经济负担。

  曾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白血病患者陆勇为自己和病友从国外代购特效药被捕一事,抛开法律层面的问题不谈,从另一个侧面也折射出了患者需求与市场供给的严重失衡。据了解,陆勇所购之药的商品名为格列卫,是一种治疗慢粒白血病的特效药,由于国内这款专利药的售价与国外药效相同的仿制药的售价存在百倍的差价,且国内尚无该药的仿制药,因而造成了“陆勇案件”的产生。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康柏西普新药的问世,给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带来了福音,“同类进口药物每月需要注射一支,每支价格在1万元左右,而康柏西普可以2—3月注射一次,且每支价格为6000余元,无论是成本还是疗效都比国外的好。”康弘药业集团的这一创新成果,上市不到一年,已累计为上万名患者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为何我国创新新药的数量不多?据了解,由于药企创新成本及风险极大,搞不好就会“血本无归”,甚至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生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药企的创新积极性。面对市场对创新新药的巨大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黄金期机遇,省政府出台《加快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决定对获得国家新药证书的药品等首次在川产业化的、创新失败的给予资金奖励或风险补偿,鼓励企业大胆创新。我们相信,在市场推波助澜和政策保驾护航的双力作用下,药企在为患者提供更多更便宜的创新新药的同时,也会迎来自身发展的黄金期。

  (尹晓华)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