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健康养生


让心理援助不“断粮”

2014-09-22 10:46 | 来源: | 浏览 :

  本报记者 杨琪

  9月1日清晨,云南鲁甸龙头山镇的龙泉中学临时活动板房学校,近3000名中小学生如期开学。他们会聚在临时搭建的校园中,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

  这一天,孩子们上了特殊的“开学第一课”—“我们在一起”。

  “这是一堂心理疏导课,我们的专家陶勑恒并没有让孩子们回避地震给他们带来的伤痛,而是让大家用画笔将自己的心理感受画出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心理所)灾害心理援助与创伤研究青年创新团队秘书长吴坎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与许多灾害专业救援团队一样,自鲁甸地震发生那一刻起,来自心理所灾害心理援助与创伤研究青年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心理援助创新团队)就与灾区连在一起,利用专业心理援助知识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与其他灾害救援团队不同的是,这支队伍善用专业知识帮助人们重建心灵家园,并培养了一批批当地和全国的志愿者,让心理援助在灾区生根发芽、发挥长效。

  那一刻起全力响应

  8月3日,心理所研究生安心正在昆明休暑假。鲁甸地震发生时,由于震源浅、波及面积广,昆明亦有震感。“我的家就在昭通,当时我非常紧张,第二天就赶回昭通。”安心回忆道。

  与此同时,安心登录心理所网站,发现研究所内部已经开始启动针对鲁甸地震的应急预案。地震发生当天,心理所立刻启动应急预案,成立领导小组并由所长任组长。4日一早,心理所第一批人员如教授张雨青和志愿者们向灾区奔赴。5日,在中科院昆明分院的协调下,安心便与第一批到达灾区的专家会合,开始一线援助工作。

  此时,灾区尚处于生命救援的关键阶段,心理援助创新团队除了不给救灾“添乱”之外,更要对群众恐慌情绪和过激的反应进行疏导,同时对心理创伤严重人员开展紧急干预。

  8月6日,心理援助创新团队在前方的第一个心理援助工作站落成。实际上,这只是建在泥巴地里的几顶帐篷,随时都会被大雨淹成“泽国”。但是心理援助团队却不介意,他们把借来的上下铺搬进去,大家就住上了“六人间”。

  与此同时,在后方的大部队也忙碌了起来。心理所的专家们根据以往研究基础并结合灾区及受灾民众的特点,向中央提出四条建议,并得到了高度重视。

  心灵家园重建更漫长

  对鲁甸灾区进行心理援助已不是心理援助创新团队第一次执行任务。自2008年以来,我国已经历地震、洪水、泥石流、台风等重大灾害多达14次。自“5·12”汶川地震之后,心理所便开始建设一支能够应对重大灾害进行心理援助的创新团队。

  “重大灾害事件不仅给人民的生命带来巨大的伤亡并造成财产损失, 而且也给亲历灾害的幸存者带来了严重的个体、家庭和集体的心理创伤。在重大自然灾害后,30%~50%的人会出现重度心理失调;在灾难发生一年之内,20%的人可能会出现严重心理疾病。”吴坎坎说。我国也已形成了生命营救、物质救援和心理援助相结合的救援体系。

  比如此次鲁甸地震,心理援助创新团队开展医疗系统的调研和援助工作,截至目前共走访排查了97名重伤员以及100余名病患家属,其中初步确定10位需要重点长期跟进的心理高危伤员以及34位需要较多关注的伤员。

  通过走访评估,心理援助创新团队掌握了当地群众的心理情况,如伤员当中约40%左右同时遭受了直系或较近亲属因地震遇难的,哀伤情绪较重。“中年男性多因没有救出更多身边的人而感到自责。”吴坎坎说。

  这就需要专业团队对伤员及家属进行专业心理创伤的评估、干预和知识普及。工作站对心理受到重创的人员建立心理档案,并进行个体咨询和干预。

  “遭遇重大灾害,有的人在灾难前后发生了明显变化,如从原本开朗活泼的性格,变得郁郁寡欢。他们需要的心理援助可能不是半年一年能够完成的,有的人甚至需要5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恢复。”吴坎坎说。因此,为灾区的群众重建心灵家园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把微笑留下来

  心理援助创新团队的工作任务不轻,他们要让心理援助工作不是一时起效,而要长效发挥。团队在中科院院党委的领导下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形成基于社区、学校和医疗卫生系统和综合模式的灾后心理援助的具体工作模式。

  就基于学校模式的“灾后第一课”而言,不只要保证专家和专业志愿者上好灾后第一课,同时还要创新团队教会心理骨干教师和班主任上灾后第一课。心理援助创新团队依据“校长—骨干教师—班主任—学生”的思路,逐步覆盖教育系统各个层面,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灾区学生、教师乃至家长舒缓情绪、获得情感支持。

  基于社区模式,创新团队围绕地方政府灾后重建的中心任务,建立社区心理援助工作站,借鉴社会工作的手法,同时开展专业的心理援助服务,并通过社区农村干部心理辅导培训工作,在社区干部中培养心理辅导员。

  其实,这支以“80后”“90后”年轻人为主的团队为了完成以上各项任务每天往往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每每到了夜晚,当一天的劳累袭来时,他们却不能停歇,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工作要完成:“有时候,我们也会为灾难的无情而伤感,我们自身也需要进行心理督导。因此,无论是专家还是志愿者,每天都要参与晚上工作例会后的督导。”

  让心理援助创新团队感到高兴的是,尽管工作条件艰苦、任务繁重,但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志愿者们却没有退缩,快速成长起来,现在,大家依然坚守在鲁甸一线,为灾区群众提供心理援助工作。

  比如,心理援助鲁甸工作站分别在4个心理援助工作点建立了“儿童天地”。此次鲁甸地震,受灾学生达到17万人,同时,少年儿童又是心理援助的重点人群之一。

  “儿童天地”是一个安全稳定的活动场地,心理援助的形式多样又不失趣味,,例如通过绘画、沙盘、手工等表达性艺术治疗,小朋友们还能够看绘本阅读,玩趣味英语、玩具,同时专业人员会围绕小志愿者队伍建设、防灾减灾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识传播等工作开展心理援助。

  1个多月以来,在心理所专家和志愿者的努力下,“儿童天地”已开展了3224人次的心理援助服务。

  “当我们要到下一个安置点开展工作时,我收到了这样一份礼物,一位小朋友在自己的画旁写道:很舍不得你们走,但是其他地方的小朋友还需要你们,希望你们每天都高兴。”志愿者王蔺说,“志愿者是在用生命影响生命。我们虽然会离开,但是却把微笑留了下来。”

  《中国科学报》 (2014-09-22 第5版 创新周刊)

(责任编辑:HN666)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