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生意经”是怎样“念”成的
作者:王传合
即将在明年迎来百年诞辰的中华医学会日前遭遇审计风暴,其“灰色生意经”由此浮出水面。国家审计署最新公布的审计报告显示,2012年~2013年间,中华医学会在召开的160个学术会议中,用广告展位、医生通讯录和注册信息等作为回报,以20万元~100万元的价格公开标注不同等级的赞助商资格,收取医药企业赞助8.2亿元。(6月26日人民网)
按说,作为社团组织,中华医药会属非盈利性机构。其章程明确规定,学会是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法人社团。学会宗旨也强调,崇尚医学道德,弘扬社会正气,提高医学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
然而,,在短短两年时间,中华医药会收取的医药企业赞助费竟然高达8.2亿元。其生意经念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真可谓是财源滚滚,一本万利。既然是非盈利性社团组织,为何生意经念得这样专业,非法盈利两年达到8亿之多?其中的奥妙何在?
首先是学会自身受经济利益驱动,为了获利在所不惜。章程归章程,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这就叫事在人为。学会虽然是社团组织,不能公开做生意,但是人家可以变通,通过召开学术会议,用广告展位、医生通讯录和注册信息等作为谋财的手段。这样一来,不仅行使了学术交流的职能,也达到了聚财生财的目的,岂不是一举两得?到头来,谁也说不出什么。对学会和医药企业来说,实乃各取所需、共创双赢、皆大欢喜之举。
其次,是一些医药企业出于利益需求,利用学会影响,扩大医疗资源。为达到这样的目的,必然会使出浑身解数,甚至于投其所好、不择手段,破财搞赞助,拿钱买资源。
再者,政府相关部门对学会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不仅是中华医学会,很多带有行政色彩的学会,都在不同程度地念着“生意经”。一些学会利用其掌握的公共资源,通过学术交流、技术培训、信息平台等,把科研项目评价、科技成果评审、优秀人才评选等,当作谋财手段,变着法的聚财捞钱。诸如此类的违规现象,凸显出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缺位,监督不力。比如中华医药会,违规收取医药企业赞助8.2亿元,在两年间竟然无人问津。
看来,要遏制住“灰色生意经”,除了各类学会要加强自律,严格遵循社团章程规定之外,最重要的,是政府相关部门依法加强对学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消除监管的真空地带,不留死角。只有这样,“灰色生意经”才能从根本上得以治理和净化,把学会办成名符其实的学术性、公益性的社团组织。
- 礼进生物将在2023 ASCO上报告4-
礼进生物将在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 年会上... - 脑静脉血栓实现智能化诊断,脑卒中AI研究
近日,推想医疗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放射科杨旗教授团... - 科兴制药产业布局再发力 探索合成生物技术
11月2日,科兴制药(股票代码:688136)发布公告,公司... - 拜耳转移乳腺癌ErSO疗法尚未进入临床试
此前有报道称拜耳一种小分子药物ErSO对动物体内的癌细胞有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