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知识


为百姓健康撑大“保护

2015-02-11 22:40 | 来源: | 浏览 :

“医生,给我买3片阿莫西林。”“医生,帮我看一下了,这些天腿疼有一阵子了。”几位患者等着看病、拿药,穿着白大褂的村医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这是记者在陕南一个村卫生室看到的场景。

“人老了,患有高血压、肺气肿,以前看病最近的地方都要去县上,现在村里的卫生室就能拿药输液,方便多了!”70多岁的杨大爷感受着“新医改”悄然带来的改变。

2014年,新医改步入“深水区”,我省迎难而上,大胆探索,加快90%病人在县域内得到救治目标建设步伐,试点创建可向全省推广的综合改革模式,其清晰的医改之路可圈可点。

101个县区建立财政投入补偿机制

全省101个县区建立了财政投入补偿机制,人员基本工资全额预算的达到84%,并推行了岗位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县级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质、破除以药补医的运行机制已初步建立,神木等县实现90%病人留在县域内的目标,随着县以下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宝鸡、汉中一些市级医院的住院病人数量开始下降。

6个设区市、46个县区重新核定了床位和人员编制,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工资发生结构性变化,由开药挣钱转向病人至上。“现在我们医生看病开药,都是以小处方为荣;看谁有能力花较少的钱,还能给患者把病治好了。”白河县医院医生陈绪武的话,说明医生的职业价值正在得以体现。

国务院医改办对我省督导评估后指出:陕西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市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在全国率先出台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意见,一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

1市10县综合改革试点开局良好

宝鸡等1市10县的综合改革试点,从自身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创新。试点市县均制定了改革方案,从村、镇、县、市四个层级同步推进,着力构建综合监管、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保障支撑六大体系。

省卫计委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包抓制度,成立专家指导组,给每个县确定一所三级医院包扶,并在项目和技术上给予支持。试点市县改革示范作用已经初步显现,县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西乡县创造了完善药品“三统一”的措施经验,澄城县创新推出村医补助明白卡管理制度等好作法已在全省推广。

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在1市10县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全面推进,为全省2015年医改打下坚实基础。

医疗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

韩城市某民营集团,原本盖了一家五星级酒店,当省上出台允许社会办医的政策后,立即改建成了民营医院。2014年,我省向社会资本放开医疗服务市场,降低准入门槛,并下放审批权限,实行与公立医院相同待遇,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积极性明显提升。

在宝鸡、延安市积极探索医疗联合体、医疗集团试点,组建跨区域医疗联合体。

延安市医疗集团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延大附属医院对洛川县医院、延长县医院、延安东关医院的院长已经招聘任命,实现了管理运行一体化,集团覆盖区域内医疗资源利用率较大幅度提升,两所县医院诊疗人次同比增长1.01%、51.86%,延大附属医院诊疗人次增长14.2%,延长县域外转诊人次降低14.91个百分点。

宝鸡市组建5个医疗联合体,涵盖了5所市级医院、34所县级医院、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8所乡镇卫生院,为下一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打下良好基础。

县镇医疗服务一体化持续推进,全省172所县级医院与367所乡镇卫生院完成了一体化改革,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整体有较大提升。镇村卫生管理一体化实现全覆盖,村卫生室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全部由乡镇卫生院拨付资金和指导考核。

西安市在全市范围推行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在阎良、高陵等地探索县镇村三级医疗服务一体化,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病人下沉。全省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基层群众看病更加方便,就医满意率进一步提升。

全省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投资33亿元的省人民医院、省中医医院和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等重大民生项目全面完成;西北唯一的P3实验室(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省级公共卫生应急装备基地开始建设。人性化的设计、一流的设施和顶尖人才的引进,弥补了省级层面专业不齐、功能不全的缺陷,省级医疗卫生单位的龙头作用进一步显现。

全省市以下卫生计生机构新建、续建的5930个项目已开工5567个,开工率94%,已完工项目4969个,完工率84%,完成投资109.23亿元,投资完成率为98.49%。新建和改扩建市县医院21所,92家县级医院已经初步完成血液透析室建设;为县及县以下招聘医学类本科生1184人、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1500人、县级临床骨干培训600人;全省远程会诊系统基本建成,5所基地医院与103所市县医院、405所乡镇卫生院初步实现网上会诊。全省县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诊疗人次增长107.86%,出院病人增长44.60%,手术人次增长30.92%。

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4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50元,均高出国家标准30元。重点建立了大病保障基金和疾病应急救助两项制度:

按人均25元标准设立大病保障基金,大病保障病种达到22种。12个市全部实现市域内县与县异地结算,并与11家省级医院做到即时结算。单病种定额付费、门诊总额预付、住院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更加完善,医疗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问题得到遏制。

截至去年11月底,基金支出107.27亿元,基金使用率93.68%。报销人数4598万人次,其中住院报销320万人次,人均报销4922元,门诊报销4248万人次,人均报销23.78元,慢病报销30万人次,人均报销678元。

按照人均0.1元的标准设立省市两级疾病应急救助资金,从制度上解决了身份不明、无支付能力患者的应急看病问题,截至目前有42家医疗机构申请678名患者的救助资金。

这两项措施,从制度上进一步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与此同时,从2014年初开始,省卫计委聚力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站、新媒体、热线电话七种媒介,全方位、立体式推出《百姓健康》系列宣传栏目,,使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地域的群众,都能获取专业、权威、科学、实用的健康保健知识,让群众预防为主,尽量少得病,不得病。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