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费有望大幅降低
首页>>综合
PET-CT检查费有望大幅降低
日期:2014-08-15 作者:马亚宁 来源:新民晚报
上海联影自主研发产品今亮相 国产高端医疗设备首次“突围” PET-CT检查费有望大幅降低 看病检查,绕不开CT或核磁共振。病灶若异样,得看看仔细,医生会建议再“增强”一下,又得花掉几百元。前前后后跑几趟医院,光“拍片子”就是近千元。百姓常常问,医院检查费为何就不能便宜点?殊不知,高端医疗设备一直被国外大公司垄断,即使定价虚高,国内医院只能照单全收。 持续多年的“无奈现状”终于被一家上海企业打破了!今天上午,在京举行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上,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全线亮出近20款自主研发的高端医疗设备,首次在西门子、飞利浦和通用电气的“三分天下”里,刻上“中国品牌”。这意味着,国内百姓看病做检查终于有了“自家人”,,相应的检查费有望降低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打破国际垄断 由于核磁共振(MR)、CT等高端精密医疗器械技术相对复杂,研发投入高,国内80%的市场份额被三大外国巨头牢牢掌握。其中,癌症早期捕捉“神器”——分子影像(PET-CT),更是国内技术“无人区”。有人会说,技术无国界,买来用用不是蛮好。其中的代价就包括百姓难以企及的高端医疗设备检查费,例如,PET-CT扫描一次最高收费可达到1.2万元。 有时,独一无二的技术,等同于绝对的定价权。高昂检查费背后,是医院购买时的高投入,以及跨国企业设定的高价维护费。同样一台PET-CT分子影像仪,在美国售价约150万美元,卖给中国却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运行四五年,维护服务费等于又新买了一台,较其本国价格高得离谱。 面对如此不合理,3年前,多位领军医疗影像行业的海归科技人联手走进上海嘉定工业园区,创办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立志打破国际垄断。“闭关”三年,今天交出“创业成绩单”:不仅全面突破高端医疗设备领域的巨头“包围圈”:首批近20款高端医疗产品覆盖从数字X射线系统(DR)、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到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再到分子影像系统(PETCT),而且,还有两个“超高分”。 价低质量更优 “联影PET-CT是世界首创的96环超清高速,比现有的52环扫描视野更大,细节看得更清楚,完成检查只需8分钟,较以往减少一半;1.5T核磁共振仪,实现了所有核心部件的自主创新,成为继西门子、通用电气之后,全球第三家能够完全自主研发生产核磁共振仪的国家。”联影医疗产品总经理许建说。 与国际品牌相比,国产医疗设备的平均价格下降三成左右,个别产品价格降幅超过一半。联影还考虑到,国内医院接诊量是国外的5倍,每台高端医疗设备都全负荷运转,所以给设备多加了一道“大流量”考核。在上海一家三甲医院里,联影CT在刚结束的超负荷测试中,表现明显优于国外品牌的同款设备。 截至目前,联影全线产品已拥有广泛的市场基础与客户信任,并已进入一批国内一流三甲医院,如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309医院、306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第五人民医院、华东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等,以及台湾明基集团下属的民营医院。 手握高科技,联影还不断创新就医模式,争取“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郊区”。继4月25日与嘉定区合作建立上海第一家“区域影像中心”后,又于8月5日在镇江设立上海联影影像示范中心。“中心是以医疗信息化为纽带,建成覆盖全区医疗机构影像科室间的联合体。让偏远地区的患者,能够在家门口的乡镇医院拍X光片,在县级医院做CT或核磁共振甚至PET-CT。 组建专利团队 除了漂亮的成绩单,联影还给自己列出了长长的任务单:配备自主研发宽体探测器的128层CT,自主创新设计的数字乳腺机,结合放疗技术与高端影像平台的放射治疗系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上海发展的新目标,联影犹如一台创新发动机,乐在其中。联影总裁张强博士透露,核磁共振领域的技术“高峰”——3.0T磁共振成像系统,已经完成自主研发,各项参数达到并部分超越国际先进水平,有望今年年底前问世。 公司在起步阶段,就着手布局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组建一支由近30名专利工程师组成的团队。截至今年7月,联影7大事业部门累计申请专利1014项,其中含金量最高的高技术发明类专利731项,占72%。这一比例在国内企业十分罕见。长期以来,许多中国企业发明技术专利数量少,在总申请数量中所占比例不足50%。 “创新关键在于人才。”联影首席顾问薛敏博士指出,高端医疗设备是知识、创新密集型行业,对人才素质和经验的要求极高。企业创新之路能走多远,取决于它是否拥有一支世界级水准的研发团队。联影共有1800多名员工,其中1000多名是研发人员,研发人员中又有100多人为海归,400多人具有在国际大公司和行业知名企业工作的经历。“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企业的高愿景和价值观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其次,创新的维度,以科技创新为中心,但不仅限于技术层面,要形成技术创新到设计、质量、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相辅相成的整合创新优势,才有能量去跟行业巨头叫板。” 本报记者 马亚宁
- 新冠用药的9个避坑指南,吃错药不是开玩笑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居民感染新冠病毒可以选择居家治疗,很多人... - 没被新冠打垮,却因为乱服药进了ICU?
近日,有各部门出台的“新十条”颁布,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了调整... - 专家权威解读:二甲双胍二联口服降糖药物的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糖尿病患者选择降糖药时... - 为什么服连花清瘟治感冒不留后遗症
俗话说,感冒是百病之源。虽然感冒不是什么大病,但是治疗不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