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步行10分钟看病全搞定
本报讯 步行10分钟,看病全搞定;小病进社区,方便更实惠;看病不用挂号,取药不用排队……这些并非街头“办证”小广告,而是重庆市渝中区建设“10分钟医疗圈”的真实效果。
今年76岁的季大林老人住在渝中区望龙门街道白象街,是望龙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常客。2012年以来,季老在“中心”就诊、检查的所有记录都可通过电脑查询到,这种“电子病历”将居民每一次健康检查、诊疗结果录入电子档案,就诊时调出档案即可了解其病史,从而尽快做出准确的诊断。
渝中区财政近年来把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最紧要的民生工程,以社区卫生服务人均总费用年均增长18%的投入力度,力提社区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有效性。目前每个街道均建有1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覆盖不到的每5000—10000人口则设有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0%左右的患者选择在社区首诊。
“以前老百姓习惯到大医院看病,主要是出于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不信任以及不了解。”渝中区财政局社保科负责人介绍,区内任何居民只需步行10分钟,就能找到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不仅省去了到大医院挂号看病、排队取药、长距离往返等麻烦,而且社区医院也实行药品“零差率”,大大降低了看病就医的费用。
据了解,渝中区从2007年起连续5年每年设立不少于1000万元专项资金,从检查设备、就医环境等方面,全方位、全覆盖建设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构建“1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并将集体所有制医院转为全民所有制卫生服务中心,区财政全额保障退休人员待遇、对在职人员的绩效工资补助40%。
与此同时,渝中区还加码社区医疗便民服务“抛橄榄枝”,大幅度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去年人均41元的标准高于国标、领先全市,高出部分用于扩大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内涵,新增80岁以上老人健康家访、家庭医生团队健康管理等特色项目5项,全区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达到43项。
在药品使用方面,包括社会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不仅提高了效率质量,还降低了费用,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拿药“零差价”的优惠,财政已累计补助药品“零差率”销售20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渝中区将绩效管理嵌入其中,以覆盖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为依托,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济活动监管。并设置服务数量质量、居民满意度、居民健康指标等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考评结果与核拨经费和奖惩挂钩。已对创建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家机构分别奖励10万元,对1家群众满意度低的机构则扣减了10%的经费补助。
谈及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渝中区财政局负责人认为其积极意义主要在两个方面:不仅加快了逐步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难和贵的问题,朝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目标前进了大步。除此,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相比以前众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庭冷落”现象,如今门诊量逐年上涨,达到了“无病早预防,有病早发现,小病早治疗,治病低收费”预期。社区卫生服务做得怎样,数据最具说服力:2013年渝中区社区卫生诊疗人次40万人次,药品价格下降约20%;居民健康水平也稳步提升,儿童“四苗”合格接种率98%以上,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在4‰以下,人均期望寿命为80.57岁,主要健康指标持续全市领先、达到发达城市水平。
从渝中区的实践看,虽然叫好更叫座,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政府的不断积极主动作为。“我们正在着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涵建设。”渝中区卫生局负责人介绍,首先是转变服务理念,从管病变成管健康,从管病人变成管家庭,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其次是改变坐堂行医为主动服务,将医生和病人的关系由短暂关系变为持续性关系。最后是在服务内容上下功夫,将公共卫生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主体,更加突出教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努力将慢性病及行为危险因素查出来、管起来,指标控制住,满意度提起来。
- 新冠用药的9个避坑指南,吃错药不是开玩笑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居民感染新冠病毒可以选择居家治疗,很多人... - 没被新冠打垮,却因为乱服药进了ICU?
近日,有各部门出台的“新十条”颁布,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了调整... - 专家权威解读:二甲双胍二联口服降糖药物的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糖尿病患者选择降糖药时... - 为什么服连花清瘟治感冒不留后遗症
俗话说,感冒是百病之源。虽然感冒不是什么大病,但是治疗不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