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知识


强基层让老百姓看病少折腾

2015-01-16 22:57 | 来源: | 浏览 :

陈晓曼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卫生院考察时,提出要解决大医院总处于“战时状态”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获得均等化医疗服务的需求。要实现这一目标,为基层培养合格人才,留住合格人才,成为必不可少的功课。

目前,不少地方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报销比例,试图用经济手段引导公众首诊在基层。可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人不惜舟车劳顿,宁愿付出更多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也要涌向大医院,这一现象说明老百姓对家门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任度还不够。而合格人才缺乏,也是基层对留住病人底气不足的重要原因。

医改启动以来,不少省(市)探索通过订单式培养,采取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等措施,吸引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不少省份还通过输送基层人员到上级医院培训进修、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试点特岗计划等多种方式加强自身“造血”能力,提升基层卫生人员素质。从今年起,我国正式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明确了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标准,同时提出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并推出不少优惠政策,引导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医学生去基层工作。不少专家认为,这是解决基层医学人才短缺问题,让基层医生取信于民的治本之策。

然而,目前全科医生收入少、待遇差、评定职称难、社会地位低、缺乏成就感。因此,要真正实现医学人才“下得来、留得住”,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基层医生的待遇和保障水平,合理体现其技术劳务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人才担当健康的“守门人”。

强基层还需在机制方面“补补钙”。要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政府各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协同性,保障投入的同时,在价格体系、人事制度、薪酬制度等方面,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基层成为合格人才甚至优秀人才愿意选择的岗位;激发基层机构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的热情,调动各层面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如此才能实现人民群众、政府、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共赢。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