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改善服务 让百姓就医感受更好些
1月2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力争用3年时间,使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患关系更加和谐。行动计划推出的10项措施,对应的正是当下群众就医感受最强烈、反映问题最集中的10个方面。
自2009年启动新一轮医改5年来,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步得到缓解,绝大多数人享有基本医保后,生病时都能够及时就医。事实上,这些年来医疗机构的发展已经给老百姓看病带来了改善,新大楼、新设备让医院服务百姓的能力更强。然而,仍有不少患者反映就诊费时、费力,对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环境、服务态度、服务流程等颇有微辞。一些医院重视硬件更新,重视医疗能力建设,原因是认为进医院只要治好病就一切都好,至于服务好不好则是细枝末节。在这种思维方式之下,对服务流程的设计、院内标志的设置、导诊服务的改进等问题就不会有足够重视。然而,,服务是否便捷,是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第一感受,也是对医院评价的重要指标。以往的调查显示,医患纠纷通常是由服务环节引发的,患者满意度评价中,服务细节的满意与否,在医院得分中占有较高份额。充满人文关怀的贴心服务,不但可以减轻病人和家属就诊过程中的困难,甚至会成为患者战胜病痛的一剂良药。如果医院的服务时时以患者就医体验的改善为出发点和归宿,百姓对医院会越来越支持和认可,医患关系就会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有人认为,我国的优质医疗资源严重短缺,分配不均衡,且短期内无法改变,因此解决看病难,需要体制机制的变革。这种观点有道理,但是也不尽然。事实上,机制体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近些年,医疗机构进行的服务改进,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方面确实逐渐显现出效果。日间手术、预约就诊、双向转诊、检查结果互认等,使就诊中“三长一短”现象得到极大缓解,节省了医疗费用,降低了间接就医成本;推行优质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这些好的尝试都向我们证明,医疗卫生系统管理者、医务人员转变观念后,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有些措施甚至可以成为推动医改的新支点。顺着这一思路继续下去,如果更多医院、更多医务人员自觉自愿地加入改善服务的行列,这些看似普通的举措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落地,并激发出越来越多的更加体贴关怀的服务,推动改革就会有越来越好的环境。
还有人会认为,解决看病贵难度更大,没有体制机制的改革,恐怕寸步难行。确实,我国基本医保筹资和保障水平较低,参保群众自付水平相对较高。对看病负担重的问题,公众感受改变不明显。要使这种状况彻底改变,体制机制改革应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但是,此次出台的行动计划提到的推广临床路径、加强合理用药、引入信息技术、推进检查结果互认等,是医院可以率先迈出的一大步。这也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要求,是救死扶伤的职业对于从业者固有的要求。
新年伊始,行动计划10项措施的落实让人充满期待。文件明确,在推进行动计划时,不提出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充分发挥医务人员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精力充沛、精神愉快地投入工作。新的一年,我们希望看到各地更多的探索,看到精彩样本不断出现。(陈晓曼)
原文链接:
(编辑 罗光芬 责任编辑 方勇)
- 新冠用药的9个避坑指南,吃错药不是开玩笑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居民感染新冠病毒可以选择居家治疗,很多人... - 没被新冠打垮,却因为乱服药进了ICU?
近日,有各部门出台的“新十条”颁布,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了调整... - 专家权威解读:二甲双胍二联口服降糖药物的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糖尿病患者选择降糖药时... - 为什么服连花清瘟治感冒不留后遗症
俗话说,感冒是百病之源。虽然感冒不是什么大病,但是治疗不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