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医生,要会说三种语言,开两张处方(1)
如果开一张疾病清单,目前中国人在健康上的欠债有点多——3亿高血压、1亿糖尿病、7000万骨质疏松症、500万失忆失智症、700万脑卒中,还有200万肿瘤新患者……越来越多的人在遭受慢性病的折磨。而医生们预测,在未来20年内,我国慢性病患者还将增加一倍!
面对这个状况,未来的医院能做什么?
上周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第九届国际学术周暨2014“未来医院建设”高峰论坛,在邵逸夫医院的下沙院区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近千名医院院长、学者、医院工作者,参加了论坛。其中描述的“未来医院”的模式,很多在目前已经看到雏形。
未来的医院:看病减少4次排队,时间缩减一半
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提出:看病难的因素中,流程繁琐、排队过长、等待时间过久都是很直接的因素,医院服务流程的移动化改造,可以让百姓体会到移动医疗带来的便捷。
“移动医疗的开启,是一种由技术带来的革新。为患者提供了全新的就医流程和体验,也可以缓解门诊挂号时间长、交费排队时间长、检查取药等候时间长和专家问诊时间较短这些难题。”
蔡院长指了指传统就医流程与移动医疗流程的对比图,“相较于传统医疗,同样一名需要化验、检验、取药的病人应用移动医疗,整个看病过程至少减少4次排队,加之支付和取报告都可以通过移动端实现,看病时间至少缩减一半。”
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国内事业群总裁樊治铭,也同样关注病人体验:“据调查,中国百姓看病难,其中有26%的问题,集中在流程太麻烦。比如我们挂号很难,挂完号子候诊太久。”
邵逸夫医院是杭州首家引入支付宝钱包服务窗的医院,从已经使用近3个月的反馈来看,的确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除了可以做到踩着点去看病。大夫看病给病人写的处方,是一张电子处方,看完病,用支付宝网上付账的同时,拿药有两种选择:非处方药,可到网上商城直接购买;如果是处方药或者是在医院配的药,也可以请物流配送药物。
“医院环境的建设,可以让民众感受到更友善。”台湾光田医院行政副院长黄明国先生提出:高龄化社会来临以后,未来的医院首先要在整个建设上作更多的思考,对病人更友善。
比如,前段时间在微信上热转的波士顿儿童医院的天真烂漫的装饰,走进这家医院就像走进了海底世界,ct机是海盗船造型,小朋友可以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挂盐水……所有的细节设计,都是为了让孩子们在医院忘却痛苦,感到安心。
“未来的医院建设,是站在病人的角度做的设计方案,甚至做管理要求。”黄明国说,这是很多细节组成的,“医院的卫生间,有没有求救铃?病人住在病房,走廊有没有扶手?有没有应急设备?有没有噪音分贝监测……”
未来的医生:会三种“语言”,开两类处方
医生的素养,关系到未来医院的水准能到一个什么层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顾问王一飞教授说:“病人在医院得到的,应该是全人医学。未来的医生,他们要会说三种语言——专业语言,政策语言,公众语言。”也就是说,医生要能在一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也能跟政府层面对话,表达医疗的重要性;最重要的医生要会用公众语言,能跟普通病人沟通。
蔡秀军院长非常赞同王一飞教授的观点,他认为,选拔与培养一名未来的好医生,不仅是医学院校的职责,医院也有着极为重要的责任。
“招聘医生时,医院有个‘三位一体’的选拔机制,让医生在应聘前试岗两周,这是个双向选择的机会,医院观察的是员工适不适合当医生,而员工也会考虑自己适不适合在这所医院当医生。给员工一个合适的位置,再给员工好的成长机会,当然还有好的工作环境,倡导他们健康的工作方式,有助于培养全面的好医生。”蔡院长介绍:“邵逸夫医院建院20年,最早一批这样培养起来的年轻医生,其中的许多已经是知名专家,他们的学科各不相同,除了医术高超外,他们一定有个共同点,就是真诚的对待病患,,并能用患者接受的方式自信地表达”。
未来的病人:相信医生,也相信自己
王一飞教授的讲演很真诚,不忘记谈医患关系的另外一头:病人。他想跟病人讲的是,医生是人不是神。“没有患者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医院最重要的一项考量指标:即医患关系,是没有办法更进一步得到改善的。”
王一飞教授给大家很中肯的建议,病人在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也必须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在疾病诊治过程中,患者的理解和主动配合举足轻重。比如生活习惯的改变,要靠病人自己多坚持、克制,不能病情控制不好,就向医生讨伐。
2
1
[责任编辑:yfs001]
- 新冠用药的9个避坑指南,吃错药不是开玩笑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居民感染新冠病毒可以选择居家治疗,很多人... - 没被新冠打垮,却因为乱服药进了ICU?
近日,有各部门出台的“新十条”颁布,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了调整... - 专家权威解读:二甲双胍二联口服降糖药物的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糖尿病患者选择降糖药时... - 为什么服连花清瘟治感冒不留后遗症
俗话说,感冒是百病之源。虽然感冒不是什么大病,但是治疗不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