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医保医改


深圳分级诊疗改革瓶颈亟待突破

2015-11-05 23:11 | 来源: | 浏览 :

  原标题:深圳分级诊疗改革瓶颈亟待突破

   编者按: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当前医改的新任务和重点。按照国家医改的要求,今年100个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试点联系城市和4个综合医改省份都要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到2017年,分级诊疗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基层诊疗量明显上升;到2020年,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确立起来。

   在深圳,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还有哪些瓶颈需要突破?已经进行了哪些探索?下一步要怎样改革?本报今起推出“分级诊疗改革,深圳如何破题?”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市民孙女士的女儿近日感染了猩红热,前几天到市儿童医院复诊,尽管已提前预约好了看病的时间,但还是等了一个半小时才看上病。她感慨地说,每次到大医院看病,都感觉“怕怕”!

   而另一方面,市儿童医院的医务人员也大倒苦水:缺人,工作压力太大!急诊医生齐颖在市儿童医院已工作十多年,一周倒三班,对于她来说,,“睡一个安稳觉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

   在深圳,看病难其实更集中在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缺乏,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没有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大医院人满为患和基层医疗机构利用不足的问题并存,既浪费了资源,影响了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益,也推高了医疗费用,加重了患者负担和医保资金的支付压力。

   深圳作为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试点联系城市,早已把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改革列入了医改的计划中。分级诊疗改革,深圳准备好了吗?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要真正构建分级诊疗的体系,还有很多配套改革要跟上。

   普通门诊,大医院是否能割舍?

   根据深圳市卫计委统计,2014年全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含社康中心、全科医学诊所、门诊部、个体诊所、医务室)占全市总诊疗量的比例近36.2%,这意味着我市社区首诊的比例不足四成。

   而记者从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公布的数字也发现:2014年,在全市医院门急诊量负增长的情况下,11家市属公立医院门急诊量仍增长5%;而从住院量来看,去年增长了12%,高于全市医院的平均增幅,也高于同年市属公立医院床位数和医务人员的增幅。这些数字也说明:市民扎堆到大医院就诊的局面仍未得到有效改善。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医院的门急诊中至少有一半是常见病、多发病,都是可以在基层解决的。但对于这块门诊业务,院长们如鸡肋般爱恨难舍。院长们其实心里都很明白:专科医生疲于看小病,浪费资源,不利于专科提升,也阻碍了医院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就诊高峰时期,医生超负荷地接诊,累!患者等半天,怨!院长压力大,烦!但是,要把这块“蛋糕”切出去,没有一个院长有这个“勇气”。

   一位医院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门诊收入占了医院总收入的六七成,如果减少一半门诊量,那么医院的收入就会下降三四成。这势必会大大影响医院员工的收入。

   大医院紧抓普通门诊不放,在看病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市民当然也愿意往大医院挤,哪怕是小病也想方设法找最好的医生看。为了满足这个需求,大医院不断扩张,对优质医疗资源、病患资源和医保资金形成虹吸现象,造成基层医院出现难发展的困局。

   在今年的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罗湖人民医院院长孙喜琢说,现在内地医疗卫生发展已走入了一个怪圈,“大医院建得越大,建得越多,床位数越高,老百姓看病住院反而越难。”而且很多城市却始终走不出这个怪圈,他担心深圳也走入这样的怪圈。

   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孙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行分级诊疗,要让大医院放弃普通门诊,政府的配套改革也要跟上。比如说,要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要根据医疗服务的难易建立差异化的定价机制,要建立科学的医保偿付机制,以引导大医院主动放弃普通门诊转向看专科病、看大病。

   居民首诊,基层医疗能否接得住?

   按照国家医改的要求,到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点总诊疗量不少于65%。实行分级诊疗,大部分的患者要分流到基层首诊,基层是否有能力承接也是市民所担心的。在深圳,600多家社康中心遍布各个社区,实现了居民就近就医的布局。但是社康中心却因为缺人、缺场地、缺设备、缺药,服务能力不强,也面临着发展的瓶颈。

   “缺人”是社康中心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平均每个社康中心医护人员不足13人,大部分服务到晚上9点,还要承担入户访视等工作,工作时间达12小时以上;全科医生和护士兼职现象多见,如兼职公共卫生工作、发药收费、医技检验、B超影像等,劳动强度大。举办医院与社康中心存在混编混岗现象,社康中心70%以上为临聘人员,晋升渠道缺乏,待遇相对较低,队伍稳定性有待加强。

   家庭医生(全科医学)服务模式不健全,全科医生缺口大,是当前最为迫切的现实问题。 “国外发达国家,全科医生占了医生总数的50%,九成患者由全科医生首诊。在深圳,我们希望到2020年全科医生占医生的比例至少达到30%,如果按这个数字,深圳至少需要9000名全科医生,现在规范化培训和转岗的全科医生加起来只有3400人,还有5000多人的缺口。” 市医学继续教育中心主任夏俊杰告诉记者,未来几年我市还要加大全科医生的招聘、规培和专科医生的转岗培训力度。

   业务用房问题也长期困扰社康中心发展。据悉,全市近半的社康中心业务用房为租赁性质,没有固定用房,租房面积达不到规模要求,很多业务因此开展不起来,这也是目前相当多的社康中心面临的难题。“社康中心至少要达到400平方米,但是福田、罗湖等老区有两成社康中心达不到这个最低的面积要求。我们计划将来每个街道都要有一家区域社康中心,理想的规模是在2000平方米以上,但是目前能达到这个规模的社康中心很少。”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说。

   双向转诊:通道何时能打通?

   “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与医院分工协作,这是我市这些年所致力于构建的城市新型两级医疗卫生体系的模式。2008年6月,我市卫生部门出台了《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与医院双向转诊管理办法(试行)》,要求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康复期患者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诊治,疑难病、危急重症在大型医院和专科医院确诊治疗。医院和社康中心要建立无缝式医疗管理的原则,建立起畅通的双向转诊渠道,为患者提供整体性、连续性医疗服务。

#p#分页标题#e#

   根据双向转诊的要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要协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专家和检查项目,及时将符合转诊指征的患者转往相应医院,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奔波和医疗开支,各医院都要建立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多年过去了,双向转诊通道依然是处处“肠梗阻”。

   在“下转上”的问题上,由于我市社康中心目前实行的是“院办院管”的机制,社康中心与主办医院是利益共同体,因此病人只往主办医院转,而不是因病施治,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区域内的医院之间,市、区医院之间,转诊的通道不通!

   在“上转下”的问题上,目前社保还只能下级医院往上级转,从上级往下级转得先在上级医院办出院,再到下级医院办入院,患者往往不愿意。而医院之间收益各自结算,毫无关联,没有考核没有奖励,医院也没有转诊的动力。“上转下”的通道基本不通。

   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孙伟曾经在德国进修学习过,对德国的医疗体系有过深入的了解。“在德国,患者首诊必须先找私人医生(家庭医生),需要到医院就医的,必须由私人医生联系医院相关专科的秘书,预约就诊。患者在医院就诊后,专科医生会把疾病诊断和账单寄给私人医生,再进行保险结算。医保实行诊断相关组的付费机制,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医院控制成本有节余归医院所有。”

   “我市现在的医院是市区‘分灶’吃饭,事实上要实现上下联动、分级诊疗,全市医疗资源应该一盘棋统筹、布局,才会形成分工有序的机制。而只有拳头合力打出去,深圳的医疗才能有大发展。”孙伟说。

   双向转诊通道畅通,形成合理的医疗资源分配和利用,是分级诊疗的关键之一。在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也建议:双向转诊通道要实现畅通,社康中心管理体制、社保付费机制等配套改革要跟上。如要打破社康中心与举办医院之间利益共同体的格局;要从付费机制、社保报销机制上引导居民社区首诊,引导大小医院间愿意相互转诊;要建立联网的全市医疗机构信息网络,让专科医生能了解患者全部的病史,让全科医生能知道患者在医院治疗的情况,实现诊疗的对接。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