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医患之间


做人讲人格 行医重医德

2014-08-02 17:25 | 来源: | 浏览 :

  王广磊出生在菏泽市鄄城县旧城镇一个普通却又不普通的农村家庭,说普通是因为他的父母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说不普通是因为这是一个省级五好家庭,母亲是省里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父亲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

  良好的家庭教育使王广磊养成了拾金不昧的优秀品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曾捡到过一个钱包,历经一个星期的寻找,一直坚持找到失主为止,他因此被乡镇评为“雷锋式的好少年”。

  好少年长大终有好收成。1992年7月份,王广磊带着全村父老乡亲的殷切期望前往曹县卫生学校学医。毕业后,他又回到了那片热恋的故土——葛庄乡卫生院工作,当时医院内科外科是一个整体,条件艰苦,缺医少药,王广磊就当上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必须有十八般武艺。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误服农药的情况比较多,而卫生院里没有洗胃机,只能用普通的挂式洗胃器,洗胃器操作复杂,有很大的风险。但是,即使冒着各种责难和不理解,王广磊仍然不顾个人得失,只要病人来了,第一时间就是询问患者家属误服什么农药,用最快的速度配制洗胃液,然后尽快给病人洗胃、输液、观察治疗,直到药到病除。

  1995年冬天的一个傍晚,一名患者口服有机磷农药之后不省人事,经洗胃、打点滴后,病人于当天晚上11点左右开始出现烦躁症状。王广磊立即赶到病人跟前探护,刚刚靠近病人,病人就把满口的秽物喷在了他身上,可他就像没有发生过什么事一样,仔细地给病人听诊、治疗,让病人家属非常感动。

  1996年5月份,王广磊到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参加“首届乡镇医院业务骨干培训班”进修学习。一年的学习中,他主动放弃了节假日和夜班休息时间,尽可能多地接诊病人,甚至参加了一些手术,业务素养得到了很大提升,并获得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授予的“优秀学员”称号。

  2003年,“非典”来袭,,王广磊没有退缩,在卫生院设置了预检门诊,坦然地面对着一张张外来人员惊恐的面容,一丝不苟地接诊、登记、筛查、隔离,宣传防御知识,连续超负荷的工作考验了他这个乡镇非典应急小组组长的高度负责精神。

  2013年,因工作需要,王广磊调到了陈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这下他更加忙碌了,大力推行村卫生室规划建设,指导开展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工作,推动了基层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推行新农合制度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构建长效机制,提高竞争实力,提升单位整体形象。他从建章立制、规范服务、提升干部职责素质着手,先后制订了《工作制度》、《爱心服务团队人人每天十对照》、四德榜及季度标兵建设已公开上墙;行政财务管理量化制度、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细化制度、一体化卫生室及卫生服务站规范化管理制度及绩效考核奖罚细则等制度正在推进;设立了举报电话及例会制度。通过开展以上活动,医院的职工精神面貌发生了切实的转变,服务意识得到明显加强,全体干部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服务质量得到突飞猛进。

  做人讲人格,行医重医德。20多年来,王广磊始终以“服务好”、“质量好”、“医嘱好”、“群众满意”为标准,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先后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和急慢性肾炎患者近百名,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发表论文4篇,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交流会3次,从没有接受过器械、药品经销商及厂家组织的任何活动,用一颗为患者优质服务的心,一颗善良敬业的心,收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

  本版稿件由李想采写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