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苗也重要 有条件应给宝宝打
我国免疫规划政策实施已有41年,预防接种对儿童传染病发病率的下降功不可没。然而,围绕疫苗接种的疑问仍然困扰着不少年轻父母。为了继续提高广东地区大众对预防接种的重视程度和正确认知,保护更多宝宝避免不必要的病痛,广州日报社发起以“接种希望,健康领航”为主题的“护苗联盟”,该联盟由广州日报社主办,辉瑞中国支持,广州市卫健委、市疾控中心、儿科专家、省内媒体等联合成立。
6月29日上午,“护苗联盟”成立仪式暨首届广东媒体培训会在广州广报中心隆重举行。联盟成立后,活动将会贯穿今年下半年,将围绕预防接种、母婴保健、常见儿科疾病等话题开展,把来自省内卫健和疾控部门、各医疗机构的权威健康科普资讯,借助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平台向孕前、孕期以及新生儿家长进行传播。
多种传染病发病率下降 预防接种立大功
在活动上,疾控专家梳理了免疫规划的发展、成效以及现行政策。我国1978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建设冷链,预防接种常年进行,疫苗管理逐步规范化,免疫规划疫苗品种也逐渐扩大。
40多年来,免疫规划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从全国范围来说,消灭天花、实现无脊髓灰质炎目标,百日咳、麻疹、乙脑、流脑等免疫规划使得传染病的发病大幅下降,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67%下降到0.32%。
而从广州来说,1994年至今一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自1992年起已经连续26年没有白喉病例,麻疹、乙肝防控取得显著成效;甲肝、百日咳、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控制都在较低的发病水平。
有家长疑惑:“既然这么多传染病都少了,有的还几乎绝迹了,我们还有必要让宝宝打疫苗吗?”疾控专家表示,由于免疫接种的实施,有些疾病在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发生率可能降到了非常低,“但这并非意味着传染那些疾病的细菌及病毒已经绝迹,获得对这些疾病的免疫仍是必要的”。
况且,这些病菌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可能还普遍存在,旅游者可能会将这些病菌带过来,如果人群没有免疫屏障,很快便会蔓延并传播,因此仍有必要接种。
例如,美国早在2000年左右已经宣布消除麻疹,但由于当地一些家长选择推迟甚至拒绝给孩子接种疫苗,近几年来麻疹疫情出现“回潮”,在当地引起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类苗”没“一类苗”重要? 纯粹是误解!
目前,广东儿童免疫规划中使用的第一类疫苗,从41年前的“5苗防6病”到现在的“11苗防12病”,一共22剂次,其中6月龄以内接种的就有11剂次。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二类疫苗可供家长们选择。
一类和二类、免费和“自愿自费”的差别,也衍生出了一种认识:“是否第二类苗预防的都是不重要的疾病?还有必要接种吗?”
实际上,这又是一个误区。
“从防病角度来说,一类苗和二类苗都是同样重要的。”疾控专家表示,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是《条例》上的分类,划分并不是绝对不变的。有些疫苗随着国家疫苗产能的提高可以转变,比如麻腮风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过去属于第二类疫苗,扩大免疫规划之后就转为第一类疫苗了。有没有纳入第一类疫苗,除了考虑预防的疾病重不重要,还要考虑疫苗的生产能力和产能,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如疾病负担和成本效益等。
专家表示,第二类疫苗是第一类疫苗的补充,家长可以向医生了解相关信息后,根据身体状况和个人经济情况, 酌情选择接种第二类疫苗,给宝宝更多的保护。
肺炎球菌性疾病:5岁以下儿童重要死因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主任崔其亮教授给媒体介绍了一个肺炎球菌性脑膜炎病例:一个6个月大的女宝宝在流鼻涕、咳嗽一周后,因为发烧、反复呕吐和抽搐入院。家长说,宝宝6小时内抽了4次,每次都牙关紧闭、口唇发绀、四肢屈曲、意识全无,十分吓人。X光片显示孩子的肺部有病变;头颅CT反映出脑组织出现多个病灶。
“尽管她最开始可能只是普通感冒,但病情往下走变成肺炎,再进一步引起化脓性脑膜炎、脑出血。”崔其亮说。经过一个多月内三次入院,用上多种临床上最“高级”的抗生素,孩子抢救过来了。总医疗费用8.6万元中,光是抗生素费用接近两万元,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遗留下癫痫的后遗症。
家长需要了解的是,一些“二类苗”在预防儿童常见疾病上,重要性不可低估。崔其亮介绍,肺炎在孩子中发生率相当高,被政府列为需要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之一。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首位就是它!
而肺炎球菌是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据2010年数据估算,4岁以下中国儿童新发重症肺炎中,肺炎球菌占比18.3%。除了侵犯呼吸系统外,肺炎球菌还可能引起肺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脑膜炎等,严重时可能危及孩子的生命安全,或是如这个病例一样,给孩子留下严重后遗症。
破坏力十足的肺炎球菌,其实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经常会临时定植在人类的鼻咽部。它是条件致病菌,在抵抗力强的成人身上不容易发病,但儿童是易感人群。轻的话在鼻咽部发病,就是感冒;往附近走走,就是中耳炎、鼻窦炎;加重一点往下走,就是气管炎、肺炎。如果孩子因为细菌多、细菌强、抵抗力不好等,可能会引起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如脑膜炎、菌血症、菌血症性肺炎。
年龄越小,得病的机会越大——美国的数据显示,肺炎球菌性疾病中,有65%都是两岁以下儿童。崔其亮说,“肺炎球菌性疾病虽然临床可以治疗,但由于这种细菌对很多常用抗生素耐药,往往要用很多较贵的抗生素,而且后遗症比较严重,会导致家庭、社会因疾病负担加重。所以,更应该做的是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
世卫推荐“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
崔其亮指出,预防肺炎的方法包括增强体质,避免被动吸烟,室内通风,积极防治营养不良、贫血及佝偻病等,注意手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注意户外活动等。针对某些常见细菌和病毒病原,疫苗预防接种可有效降低小儿肺炎患病率。目前已有的疫苗包括肺炎链球菌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流感病毒疫苗等。
在疫苗可预防的疾病中,肺炎球菌相关疾病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肺炎球菌性疾病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肺炎球菌疫苗是预防肺炎球菌感染的最有效手段。
荷兰回顾2002年~2013年数据发现,应用疫苗接种后,1~9岁儿童每年呼吸道疾病抗生素处方比例减少。美国应用了肺炎疫苗接种后,5岁以下儿童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发病率也大幅下降。崔其亮强调,婴幼儿是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高危群体,一岁以内的孩子因免疫力较弱,更需要防范。
头两针疫苗在产科接种 后续疫苗应按时接种
培训会上,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温济英教授也介绍了准爸爸准妈妈应该了解的母婴健康知识。
温济英表示,呵护宝宝健康成长的“宝宝健康学”,是每一位家长的“必修课”。实际上,这门课要从宝宝出生前就开始“攻读”。
很多孕妈不解:我身体好好的,为什么医生一定要我做检查?对此,温济英表示,做好孕期保健对于孕妈的身体和宝宝的健康发育都非常重要,女性在怀孕期间一定要定期做好产检、明明白白做产检,有高危因素或者产检期间发现异常,需要适当增加产检项目和产检次数。
温济英解释,一些传染病可以通过孕期干预达到母婴阻断的效果,定期产检能够尽早发现可能对母体和胎儿健康造成伤害的疾病、胎儿是否存在畸形等,以便及早主动干预,让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健康长大。
温济英补充道,“作为一名产科医生,我们希望把宝宝健健康康地带到人世间,同时更希望他们能健健康康地长大,因此除了定期产检,家长们也要重视宝宝的预防接种。宝宝出生后的第一针疫苗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就是在产科接种的,后续的疫苗也希望家长们按时接种。”
针对新生儿疫苗接种,她提醒,如果宝宝有接种禁忌症,应遵循医生建议补种。接种后可能出现轻微发烧、食欲差、苦恼、心情烦躁等情况,一般几天后可自行消失。如果情况比较严重而且长时间不消退,应及时就医。
疫苗监管用上“黑科技” 带孩子接种更省时安全
疫苗安全是全天下家长最关心的问题。目前,广州全市11个区全部建成疫苗冷链监测网络系统,可以随时实时查看辖区内冷链设备的温度,多级预警。所有预防接种门诊都已经实现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通过预防接种服务APP,可以关联儿童信息,实现预约接种服务,减少等待时间。
参加培训的媒体人员当天就参观了广州市第一家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见证疫苗管理流程中的“黑科技”来确保疫苗注射少犯错。
在这家预防接种门诊内,智能冰箱和疫苗登记直接连通,预约而来的家长登记和交完费后,在接种台旁的智能冰箱上扫描疫苗本上的条形码,冰箱上装有本次注射疫苗的小格子就会自动弹出,孩子的姓名、接种疫苗种类、厂家和批号都会出现在接种台上的小屏幕,再把疫苗在冰箱上的扫码区域扫码,冰箱屏幕上显示孩子信息、接种疫苗、接种部位等信息也一目了然。
近年来,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业务增长很快。针对这个问题,广州市统一建设了预防接种预约和数字化接种门诊,居民通过市统一的预约接种APP或微信公众号。预约接种只需简单两步:绑定接种码、选择接种日期和预约时间段即可完成预约,同时,还能进行疫苗接种情况提醒,防止漏接。
以前未有数字化门诊时,打一次疫苗耗去半天时间,一早排队人工拿牌取号,各时间段接种的孩子和家长全部在大厅等候,挤得水泄不通,同时造成接种医护人员工作强度过大容易产生出错的机会。据统计,过去家长及儿童在预防接种门诊的平均逗留时间约3小时,现在有了接种预约和数字门诊系统,平均逗留时间缩减至50分钟左右。
- 流感高发科学备药,连花清咳片不能少
如今正值流感高发时期,居家如何选药备药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时... - 九图读懂一线专家答新冠新形势:早阳早好?
连日来,防疫政策的放松和可能到来的疫情高峰引发民众关注和热议... - 中国心梗救治日:专家解读心肌梗死的诊断与
心肌梗死是心脏病中最严重的一种急性... - 《柳叶刀》发表陈薇团队新冠疫苗II期试验
当地时间7月20日,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