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做了医生应该做的事”
刘新河(右二)正在为患者做手术。本报记者赵耀东摄
本报记者孙阎河
他,有着高超的手术技术,从医30多年来,做过大大小小上万台手术,没有出过任何事故;他,有着精益求精的精神,不论什么样的手术,都要尽可能做到完美无缺;他,有着崇高的追求,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患者的康复上,从不考虑个人的荣辱得失。他,就是市人民医院普外三区主任、主任医师刘新河。
技术来自于一丝不苟
“细致一点,再细致一点。”这是30多年来,刘新河常常告诫自己和年轻医生的一句话。也正是因为这句话,使他创造了上万台手术没有出现医疗事故的奇迹。
作为一名技术性极强的外科医生,专业范围涉及肝胆、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甲状腺、乳房肿瘤及外伤等多个领域,刘新河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钻研业务,使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有时他一天连续做完五六台手术后,还利用休息时间查阅医学书刊及资料或者揣摩新的手术方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刘新河的技术水平和认真细致的精神在我市医学界也是出了名的,很多患者都点名让他做手术,一些医院在遇到外科方面的难题时,第一个想到的往往也是刘新河。去年,我市一家基层医院的外科医生在手术中遇到难题,便立即打电话向刘新河求助,请他来解决难题。像这样临时被其他医院和自己医院叫去应急的事情,在刘新河多年的从医生涯中早已是家常便饭。有时候,这台手术还没有做完,下一台手术就已经在等着他了。
艺术来自于精益求精
技术做到极致就是艺术。多年来,刘新河在无影灯下用小小的手术刀完成了很多被同行称为“艺术”的手术。两年前,一位结肠癌术后28年的老人因腹部疼痛、呼吸困难找到刘新河就诊。经检查,,一个巨大的囊肿充斥患者整个腹腔,把肠胃等脏器挤到两边及疝囊中,严重挤压变形的肠管、充满结石的胆囊及不断增高的腹压还在挤压肺部。最后,刘新河在不破坏包膜的情况下,不但将患者重达10公斤的囊肿完整摘除,还同时进行了造瘘口旁疝修补术、结肠造瘘术、胆囊切除术,充分体现了现代手术治疗的“无瘤原则”,手术难度之大创全省先例。
在我市普通外科领域创造如此突出的成就,并不是因为刘新河有特别高的天赋,而是在于他在医学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探求和精益求精的精神。直到现在,只要有时间,已经56岁的他依然手不释卷,《实用外科学》《实用内科学》《外科手术学》《再手术学》等专著以及《中国实用外科学》《中华普通外科学》等核心期刊,是他案头常备的资料。这些年来,刘新河先后在各类核心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完成科研成果2项,并率先在全市开展了双镜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外科医生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自己的手术做得漂亮、成功,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减少痛苦。”刘新河对记者说。
仁术来自于满腔真情
多年的从医生涯让刘新河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没事要到病房转一转,特别是那些刚刚做完手术以及病情危重的患者,他更是一天去看好多次。用他的话说:“作为一名医生,如果不能随时了解患者的状况,怎么能及时地给予相应的治疗呢?”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是刘新河多年来的执医信条。正是因为心里装着患者,很多时候,他还将个人的荣辱得失放在一旁。前年,一位93岁的老人患了结肠癌伴肠梗阻。老人的儿女经过多方咨询,慕名找到了刘新河。这时,有人劝他:“这位患者年龄太大,手术风险很高,即便是手术成功,存活的时间也十分有限,你何必冒这个险呢?”但是,刘新河经过充分的准备,成功地为老人实施了手术。像这样为高龄患者进行的手术,每个月在普外三区都要开展好几例。看到老人康复后在公园里遛弯,刘新河感慨地说:“能为患者解除病痛,提高生活质量,我个人的荣辱又算得了什么呢?”
刘新河的仁心仁术换来了浓浓的医患情。现在,刘新河走到街上,常常有已经康复出院的患者和家属给他打招呼。一位患者家属这样说:“刘主任一天来病房好几回,问这儿问那儿。像这样的医生,我们除了感激,还能说啥?”
面对辉煌的成就、诸多的荣誉,刘新河感慨地说:“作为一名医生,我只是做了医生应该做的事。”
[责任编辑:yfs001]
- 去年卖到脱销的华堂宁,今年618两盒即赠
图源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023年6月9日,由人民日报健康... - 提升大型医疗设备“健康指数”,山特有“良
近几年,我国医院总数保持增长,据卫健委数据显示,截至2021... - 华兴资本2021年医疗与生命科技行业年度
2021年疫情全球蔓延,中国积极应对。在逐渐消除Delta影... - 东华原医疗动脉硬化检测仪——让早期动脉硬
你是否偶尔感到头晕头痛?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工作都很吃力?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