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医患之间


84岁老教授有双“CT手”

2014-06-30 16:00 | 来源: | 浏览 :

  编者按

  我们周围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在生活工作中默默奉献自己、燃烧自己,用责任和坚持的火光将周围点亮,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就叫做“党员”。七一建党节前夕,本报记者走近这些基层党员,倾听他们的故事,展现他们的颗颗赤子之心。

  “以前只是听说张教授是"B超手",今天一见我是真服了。”市民王女士所说的这位张教授,就是今年84岁高龄的外科医生张默道,而作为青大附院的终身专家,张默道1990年退休后,一直坚持在医疗一线,几乎天天坐诊。6月29日,记者来到青大附院见到了这位老医生,了解到她曾经因为不喜欢多开药、多做检查,拒绝了很多医院的高薪返聘请求;为用最有效的方法解决患者最根本的问题,她练成了“B超手”“CT手”,通过望、扪、叩、听等扎实的诊断手法,竟比机器的检查结果还要准确。

  两次患癌,胃切掉2/3

  29日上午,记者来到青大附院,恰巧遇到陪丈夫住院看病的张默道教授。原本周末休息的她,办完住院等手续后却又折回到了普外科门诊溜达了一番,“闲着就来望望”,这是她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据医院工作人员介绍,张教授是目前青大附院在岗医生中年纪最大的了,在全市这样的高龄在岗医生都非常少见,由于医术精湛,在全国医生预约网络上,她的预约号码总是预约到一周以后。记者了解到,她1930年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父亲张纪成教授是留美归来的医学博士,姐妹六人中有四个是外科医生,一个内科医生 。“受父亲影响最大,我四岁的时候,就立志当一名能做手术的医生。”张教授于是就读北京辅仁大学和当时在青岛的山东大学医学院,1953年毕业来到青大附院,1983年张默道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工作至今已整整61年了。

  虽然眼前的张教授看起来敏捷健谈,却很少有人知道,她是一个两次患癌、经历过2次手术并切除了2/3胃的老人。

  1979年张教授在烟台洮村教学期间,患上了吃什么药都止不了痛的胃病,经检查确诊为胃癌,只有尽快做手术,才能闯过难关。“但当时病房里很多患者都在等待手术,有的病情很危急,我放不下。”她决定推迟自己的手术时间,夜以继日奋战在手术台前。“有时候太疼了,都疼出汗来了,就不得不让小护士帮我按压背部止痛穴位,这样我才能继续站着手术。”

  张教授的丈夫告诉记者,一个星期后,,直到为那些专程要张教授做手术的住院病人全部做完了手术后 ,她才上了手术台,接受医生为她做的胃大部切除术,手术后仅三个月,她就重返岗位了。

  “B超手”比机器还精准

  29日,一位乳腺不适的市民来找张教授,虽然当天并不坐诊,张教授还是为她做了“友情检查”。2、3分钟的触诊后张教授告诉她,在其左胸1点钟方向有一个小绿豆大小的结节,这令患者大为震惊。“我两年前在一家专科医院花了两三百元做过一个钼靶检查,确实是有一个很小的结节,当时医生说结节太小了不是这么专业的机器根本看不出。后来这两年在别的医院多次体检确实没看出来,有的都是我指出来后医生使劲才能分辨出。没想到您一摸就能摸出来!以前只是听说张教授是"B超手",今天一见我是真服了。”

  这一幕也证实了张教授的一种特殊的本领,往往在她诊断完并画出草图后,患者再做B超 、CT,才发现和张教授此前的触诊几乎分毫不差。“以前没有那么多的检查设备,外科医生必须要会望、扪、叩,听,为了保持手的敏感度,我从来不做鱼,不允许手上有伤口。”张教授说 ,就连自己1997年第二次癌症转移,也是自己用手摸出来的,然后做了手术。

  曾经有人出了个小车祸,当时到医院检查并无大碍,但一个星期后患者总是觉得腹部不大舒服,各种检查都看不出什么毛病。请张教授去会诊后,她摸到患者肚子咕噜作响,马上找来一根医用针扎到病人肚子上,顿时血就喷出来了,而这也证实了她的猜测:脾脏破裂延时出血导致肠形突起,马上吩咐医生为其做了手术,脾脏摘除后患者才得以保命。

  下乡时在课桌上做手术

  张教授告诉记者,她曾多次下乡,割麦子、砸石头、修沟渠,多苦、多脏、多累的活她都干过,而当时缺医少药、生活贫困是当时乡下医疗卫生的真实情况。在莒县下乡的时候,曾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在推磨的时候突然晕倒,头磕在了磨盘上,眼眶到额头磕开了一条十多厘米长的口子,头皮都翻开了,鲜血直流。“当时没有医疗器械,我就找了一根绣花针,然后将针线和布放在大锅里煮了消毒,手不能接触伤口,我就用一双煮过的筷子夹着伤口,然后用绣花针给她缝合了,然后包扎起来。”而幸好治疗及时,老人的伤口没有发生感染,不久就好了。

  还曾经有一位正在收割的农民兄弟因胃穿孔疼痛难忍,生命面临极大威胁,她就以课桌为手术台开展手术救回了他的命;还有一次土枪走火,一位农民的肠子打出了60多个弹孔,没有无影灯,她就在汽灯下为他手术,肠子上的弹孔缝了200余针。如今回忆起来,张默道反倒非常感谢那些艰苦的经历,“这些经历让我成了一个接地气的草根医生。”

  违背原则的事坚决不做

  1990年退休后,青大附院返聘她的时候,也有不少医院想要高薪聘请她,有的开出了底薪5000元的条件。然而她却拒绝了。“虽然要给我高工资,但是私下里跟我说条件是看病人要快,靠多开药、多做检查来维持高工资,这是违背我看病原则的,坚决不能接受。”她说,自己看病,每个病人都要有一套完整的看病程序,不求多,但求准,往往一上午的时间只安排20个号。其次从来不做多余的检查,从来不开无用的药,但又不发生误诊、漏诊,“很多病我可以摸出来,当场就在病例上详细写了病变位置、大小,还画出示意图,不严重的我不会开单让做检查,当然如果患者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可以开单验证。”不过她也承认,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很多医生怕没有全面检查出来而让患者去做检查也是为了自保,“这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无奈的现实。”

  她认为,“B超手”“CT手”这些“绝活儿”,并非上天赐给她与生俱来的禀赋,而是不断锻炼的结果。而80多岁高龄的她为了迎合无纸化办公,在只学过英语和老式拼音的背景下买了一年级拼音课本从头学起,硬是学会了使用电脑和打字,这让很多小年轻都很佩服。

  文/图 记者 郭玉华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