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医患之间


化解医患纠纷还应培育理性社会土壤

2014-06-30 16:58 | 来源: | 浏览 :

  近日,一组“医生手术32小时累倒在地”的照片在网上热传,让不少人开始重新审视医患关系。本该休戚与共的医患关系,为何却矛盾纠结,甚至因爆发恶性伤医事件而变得紧张?在日前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 “科技与人文的对话”上,三位学者跨界聚焦“弘扬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共同求解医患矛盾对策。 

  解放评论:对于暴力伤医,社会上除了谴责之外,也有不同声音,譬如,认为是因为医生平时收红包、穷人看不起病啊,似乎是医生先犯了错误。对这种声音该怎么看?

  葛剑雄:暴力伤医是犯罪,基本底线不能突破。现在确有个别医生把患者当成赢利目标,但不能把个别医生的问题扩大到整个群体,认为医生就是收红包的,这就会造成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对比甚至对立。

  胡守钧:医患是共生关系,两者相互依赖,病人离不开医生,医生也离不开病人。但是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有时就会产生矛盾、冲突和纠纷。所以,医患关系的张力是内在的,而不完全是外在的。但是,我们可以优化医患共生关系,减少矛盾,增加和谐,这就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共生关系双方都要遵守一定的约束条件。医生要在法律框架下工作,病人要在法律框架下求医。双方都严格遵守法律、遵守制度,是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所在。二是共生关系双方要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医生有权利,也有义务,即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病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即要尊重医生,遵守公民道德。不能只讲权利,不讲义务。

  解放评论:有媒体报道,北京21家市属医院将进行安防系统升级改造。院方自我保护措施的升级能解决医患矛盾吗?

  胡守钧:不管有没有医患纠纷,医院作为公共场所都需要加强安全建设,其中必然包括硬件设施的更新升级,还应采用更多疏导的办法,将问题防患于未然。从制度角度来看,建议在医患双方之间引进第三方机制,在医院设立医疗社工。当医患之间出现摩擦时,如果有医疗社工作为专业性的第三方介入,就容易保持信息畅通、彼此理解、纾解情绪,更好地化解医患冲突。

  杨秉辉:医学既是科学,也是“人学”,医学是为人服务的,医生要有一定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医学院毕业的医生并不了解病人,也不了解社会。为什么医学会重技术轻人文呢?我国现实情况是科技不够发达,所以关注技术的发展有其合理性。但关注的方式,往往是要求医生写论文、做科研、争取科研资金。然而,是一个更懂科研的医生是好医生,还是一个临床水平更高的医生是好医生?从结果上来看,重视了技术,忽视了人,人自然就会不满。这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原因。所以,医学要更关心人,要在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心理知识、社会知识等领域的教育。

  解放评论:要遏制暴力伤医,如何釜底抽薪?

  杨秉辉:要正确看待医学。医学可以治愈很多疾病,但也是一门有缺陷的科学,尤其是面对生命终结、一些慢性病时,医学并不是“万能丹药”。所以,现在提倡医学转型,从治愈型医学向照顾型医学转变。其重要性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理解:一个患糖尿病的孤寡老人,医生可以告诉他怎样控制饮食、怎样控制营养,但没有人给他做饭吃,病人就不可能实现医生给予的指导。我国现在提倡的全科医学,就是一种集成服务,给病人最好的照顾。

  葛剑雄:化解医患纠纷,还应当培育理性的社会土壤。本来病人、家属、医院,是相互协作的共同体,但在非理性的环境下,就会以偏概全、甚至颠倒是非。所以,要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不能只对症医疗领域,还需要把利益、人情、价值观等医疗之外的问题理清楚。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虞鹰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