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际新闻


“医院死亡率”中的焦虑与隐忧

2014-07-31 00:04 | 来源: | 浏览 :

  

 

  国家卫计委最近下发了一个颇为独特的征求意见稿,连医院都纷纷表示,扯点儿了吧?来看今天的热点关注。

  最近,国家卫计委下发了一份“二、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标准”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指出住院患者死亡率,与住院手术死亡率的标准。标准一经公布,就遭到了广泛的吐槽,不仅患者不认同,医院也觉得这个规定有点扯。

  规定中是怎么写的,计划在医院“服务质量”中规定: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率,,不高于0.8%,住院手术死亡率不高于1.4‰;二级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率,不高于4.0‰,住院手术死亡率不高于0.28‰。

  其实“死亡率”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像矿难死亡率、交通死亡率等等。这些数值规定了,每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都需要控制在多少多少以内,以至于不少地方出现了,事先计划、层层分配“死亡指标”的事儿。现在,很可能又要多出一个“医院死亡率”了。

  卫计委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现实却要比理想复杂得多,到最后,很有可能好心办了坏事儿。拿患者死亡率来说,医院很有可能为了,不突破这个死亡率,将一些眼看着危重,或者已经危重的患者赶出医院;又或者借故拒收危急、重症患者。收了治不好砸手里了,何必呢。这样一来到底是帮着患者,还是坑了患者?

  另外,医院想要玩数字游戏,太容易了。医院即便不撵病人走,也有很多途径可以在死亡率上弄虚作假。比方说,为了“稀释”住院患者死亡率,可以多收治一些,根本不需要住院的常见病患者,感冒发烧的,拉肚子的,都办住院;为了“稀释”手术死亡率,给一些原本不需要手术的患者做手术。这样的后果就是,既浪费医疗资源,又造成过度医疗。再比如,像矿难那样,蓄意瞒报死亡人数。而且有别于矿难的是,你查都不好查。

  医院越大,压力也就越大。重病号,往往先被送到实力强的医院,疑难杂症和重症病人一多,死亡率自然就跟着上去了,这也难怪好医院意见特别大。所谓的“死亡率”本身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数据,客观存在的东西很难被强制限定。我估计政策制定者,没在一线工作上历练过,作决定前得动动脑子啊。

  面对大家的质疑,国家卫计委出来解释了,说这只是引导性指标,而不是强制性指标。是为了告诉医疗机构和人员,要确保质量和安全;而不是说,达不到、就得去处罚。再说国外的一些卫生行政部门,也都有相应的指标。说到这个我想起来了,美国纽约州曾经出台过一项“记分卡制度”,对接受心脏搭桥手术病人的死亡率,进行统计,用病人的死亡率,来评价心脏外科医生,这样大家在选择医生的时候,能多个参考。结果,这项看起来不错的政策,却导致了更多心脏病人的死亡。还是那句话,我们相信,初衷是好的,就怕执行落实的时候,走了样啊。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