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关注中国式医患紧张 双方缺少互信
参考消息网4月10日报道 美媒称,中国的病人已经受够了他们的医生,而医生也受够了他们的病人。
据美国《纽约时报》4月9日报道,提到中国的医疗体系需求过多、资金不足,而且经常出现腐败现象时,人们将其概括为“看病难”。一些心怀不满的病人可能会攻击医生。收受贿赂的现象也颇为常见。
报道称,病人的亲属聚集在医院的候诊室和走廊里,或者暂住在病房中,做饭并照顾病人,以此弥补医院看护不足的问题。他们可能会故意进行激烈的抗议活动,为的是引起工作人员的关注。
在北京另一家医院工作的一名医生表示:“我想,你会发现大多数医生都是好人。”不过,中国医师协会网站上的一篇文章却显示,医生不受欢迎,需要“维权”方面的建议。常见问题包括:被梅毒携带者咬伤后,医生该怎么办?遭到醉酒者攻击时,该如何应对?被不满女儿手术失败的夫妇围堵家门长达10年时,该做些什么?
香港大学的社会学研究者陈纯菁称,中国的医疗体系是一个“信任缺失的市场”。她表示,对盈利的重视、“送礼”文化的盛行,以及职业道德的缺乏产生了一种不利的氛围。
陈纯菁说,“在过去,医患关系相对融洽。”尽管当时也存在经费和资源匮乏的问题。不过,经过数十年的市场自由化后,随着医院寻求盈利,出于商业而非医疗方面的考虑进行治疗,这种信任已经荡然无存。她表示,“这实际上就是病人与医生之间的矛盾。”
报道称,政府声称90%的中国人都有某种医疗保险,但资金不足的国家医保导致很多病人需要自己支付大部分的医疗费用。要想克服医疗系统效率低下的问题,确保医生认真治疗,一种办法就是送“红包”——贿赂医务人员。
报道称,此类报酬属于非法所得。2014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通知要求病人不送红包,医生不收红包。陈纯菁表示,这是20年来的第13份相关通知。
陈纯菁称,她所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重大手术前送红包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金额从1000元到5000元不等。她表示,应答者包括北京、上海及广州的572人,其中31%表示,他们送过红包,80%的情况下被对方收下。
“要想拯救一个人的生命,你得‘收买’医生。”她说。“主要目的是让医生尽力做好手术。当然,医生本来就应该这样做。”
报道称,政府承认存在上述问题。4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举行会议,讨论医疗系统改革的必要性。
官方新闻机构新华社报道,“要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
报道称,光是加大投资可能还不够。戴维·布鲁门萨尔和萧庆伦近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文章称,职业精神的缺失会扭曲一切。文中写道,中国寻求成为现代国家已有一个世纪的时间,但仍旧缺乏“医学职业精神的规范和标准”,以及“能够推广并加强这些规范和标准的独立民间组织”。
陈纯菁表示:“医生们经常开玩笑说,他们不敢背对着门坐在办公室里,以防被捅。”大家都能感觉到这当中人性的缺失。
【延伸阅读】亚盛医药董事长:医生发挥主体作用才能缓解医患关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江苏亚盛医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杨大俊9月12日做客中国经济网“中经在线访谈”栏目。中国经济网记者 闫微微 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5日讯(记者 秦陆峰)针对目前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江苏亚盛医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杨大俊近日在做客“中经在线访谈”时说,医生是提供服务的主体,要正确发挥主体的作用才能有效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
杨大俊认为,目前我国医生和病人关系没有摆正,大多数医院或医疗中心,还是延续着老的方法,没有把医生放在主体位置,没有把医生作为服务提供者的潜力发挥出来。“一个房间本来能容纳十个人,结果你放了100个人进来。本来100个医生可以看100个病人,你却有一千个病人在这里,谁都不满意。如果医生作为服务提供主体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医患关系可能就不一样了。”
杨大俊介绍,在国外,医生是提供服务的主体,并不依附于每个医院,“医院只是一个平台,只保证医生服务的质量,就像商场一样,我只是到你医院去做手术,或者到医院去做检查,至于为我提供服务的医生在哪儿都是一样的。所以,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就比较融洽”他说。
(2014-09-15 18:08:15)
【延伸阅读】美刊:中国医患关系为何如此紧张?
资料图片:10月31日,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王云杰的追悼会在温岭市殡仪馆举行,许多亲朋好友、同行和市民自发赶来送别这位医生。10月25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3名医生在门诊室为病人看病过程中被1名持刀男子捅伤,其中耳鼻喉科主任医师王云杰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参考消息网12月7日报道 外媒称,在中国行医已成为高风险行业。
据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12月3日报道,10月份的10天时间里,中国报告了至少6起针对医疗工作者的袭击事件。在最近发生的事件中,一位对手术结果不满的男性在浙江省的一家医院里刺死了一位医生,还刺伤了另外两个人。
报道指出,针对医疗工作者的暴行不断增多的现象不但会阻碍中国的医生采用带有风险但必要的医疗措施,而且与医生基本薪酬较低的问题一起,对相关人士在中国从事医疗行业形成了巨大障碍。据中国医院协会调查统计,有29%的医疗工作者希望在执行医疗程序时能够使自己受到保护,有40%的人正在考虑更换职业,而有78%的人不希望自己的子女今后成为医疗专业人士。
报道称,针对医疗工作者的暴行在中国并非新生事物,自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成为引发媒体关注的一个话题。而中国也并非存在此类暴力事件的唯一国家。红十字国际委员会2012年发布报告指出,在其开展研究的22个国家中,几乎所有国家的医疗机构都受到了暴力和威胁使用暴力的影响。其中8个国家记录在案的暴力事件达到或超过了40起。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报告称共记录过影响医疗机构的921起暴力事件以及1840次暴行或威胁使用暴力的行为。这意味着平均每起事件要涉及两次暴行或威胁使用暴力的行为。
#p#分页标题#e#报道说,尽管如此,中国出现的针对医生的暴行数量和严重程度都有悖于传统观念。中国医院协会的调查显示,据估算,2012年中国发生的此类事件超过了62万起。考虑到抢劫、强奸、爆炸等其他类型的暴力犯罪案件自2001年起在中国都有所减少,这一情况显得尤其令人震惊。有意思的是,2009年开始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未能减少中国医院出现的暴行。上述调查指出,从2008年至2012年,中国医院报告的医患暴力冲突从48%上升至64%。而在此项研究涉及的医院中,针对医疗工作者的暴力袭击(包括口头辱骂、威胁、殴打甚至凶杀事件)平均数量从21件变成27件,增幅几乎达到30%。
报道称,实际上,可以认为正是医疗改革令这一问题变得更为严重。从2007年至2011年,医疗成本持续增长。门诊和住院治疗费用年增长率达到10%,超过了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与此同时,尽管中国的医保计划不断扩大范围,但它带来的益处仍处于较低水平。平均只有30%的门诊费用和50%的住院费用能够得到报销。结果对大多数人而言,看病的绝对自付费用依然很高。
报道指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以及医院的过量开药和过度治疗都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而医疗改革又在此时释放了对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潜在需求,从而进一步导致医疗工作者的工作量不断增加。从2000年至2011年,一名医生的每日接诊量增加了52%,而一名医生每天治疗的住院病人人数则增加了85%。如此一来,医生为每位病人的看病时间减少,他们提供的医疗服务也受到了不利影响。医患双方的愤怒情绪最终引发了中国医院内一触即发的形势。要想有效应对不断增多的医疗暴力问题,需要中国的医疗部门开展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改革。(编译/王宇丹)
订阅2014年《参考消息》赢取iPad大奖,立返手机充值卡。>>
(2013-12-07 09:55:20)
【延伸阅读】中国医患关系日益紧张
参考消息网10月18日报道 上个月在北京,一名愤怒的病人给一名女医生留下了10多处刀伤。癌症患者王宝洺用刀袭击了徐文医生,刺伤了她的胳膊、左腿和后背。王宝洺已被逮捕。据说他袭击医生的原因是他认为2006年徐文给他做的一次切除喉部肿瘤的手术失败,造成他的病情恶化。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网站报道,中国媒体和医疗行业人士称这起案件并不是孤立的。今年至少有8起类似案件。熟悉中国医疗行业的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顾问说:“这种事情发生了很长时间。医生常常受到攻击,士气低落。”在中国,有时医生反而成为寻求医疗帮助的群体。
文章称,中国医师正在要求获得理解和帮助。9月16日,中国医师协会发表声明,要求民众“关爱我们的医师、保护医护人员生命安全”。该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邓利强说:“政府应该重视医患之间越来越紧张的关系,思考导致目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8月份该协会公布了一项全国调查的结果。在受访的3704名医生中,91.9%的人认为他们的工作报酬低,55.6%的受访者认为社会对医疗行业存在偏见,23.5%的医生认为与患者的沟通不够,20.6%的医生认为治疗无法达到患者的要求。
文章指出,上世纪80年代初,作为改革开放政策的一部分,中国逐渐在医疗保健行业引入了市场经济改革。医院失去了政府补贴,被迫在财政上独立。当时的人认为市场体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然而自从那个时候起,中国的医疗保健体制落后于中国快速的社会经济增长步伐。观察家们称,现在医院常常得不到足够的资金,医生的报酬也不够。
在北京一家医院工作的一名内科医生说:“这里的医院常常人手不足,但要应对大量的病人。一天晚上我到北京儿童医院看一个朋友,排队的人很多,而急诊室里只有两个值班医生。由于排队的人多,医疗服务的质量欠佳。医生根本没有时间做全面的检查。”
文章认为,放松对医疗保健部门的管理导致人们对医院、医生和药厂牟利的批评。一名网民在博客中写道:“我们听到过很多次这样的事情,如果病人不给医生送红包,那么手术不成功的几率就会很高。”中国现在正考虑通过行政和司法机制来解决医患纠纷。与此同时,观察家们表示目前的情况打击了医生和医学院学生的士气,引发了人才流失。该顾问说:“这部分解释了为什么一些人才要出国,而一些人则转行成为药物和医疗设备的推销员。由于医生的工资低又不受人尊敬,对学医感兴趣的年轻人似乎越来越少。”
(2011-10-18 12:02:00)
【延伸阅读】卫生部拟建立第三方机制调解医患关系
参考消息网11月11日报道 据新华社电,针对近期发生的“八毛门”、“录音门”等多起医患事件,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10日在发布会上表示,卫生部将五措并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邓海华说,“八毛门”、“录音门”之类事件反映出患者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不信任,这些不信任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医疗活动,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我想借这个机会重申陈竺部长关于“医患是利益共同体”这样的观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重建医患之间的信任,要医疗卫生部门、医务人员、患者、社会,包括新闻媒体共同努力。
他说,首先,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构建和谐关系的治本之策,从体制机制上逐步消除医患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的对立和冲突,使人民群众能够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二是要加强卫生行业的文化建设,弘扬大医精神、仁心仁术、尊重生命、救死扶伤、精益求精的新时期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三是要加强医疗质量的安全管理,从源头上防范医疗损伤,这也是从根源上加强医患关系的建设。要重视医患沟通工作,,提高医务人员与患者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四是通过建立独立于医患双方以外的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医疗风险分担机制,搭建一个公正的、中立的沟通协商的平台,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妥善化解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五是深化平安医院建设,维护正常的诊疗秩序。
邓海华呼吁广大新闻媒体尊重医学科学,帮助医疗卫生部门加强医学科普知识的宣传,并且全面准确地进行涉医的报道,引导患者和家属科学地认识生命,理性地对待医疗风险,合法地维权,依法解决医患纠纷,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共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p#分页标题#e#针对几起打砸医院伤害医务人员的暴力行为,邓海华表示,这类事件不是医患纠纷,而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应该受到法律严惩,应该由有关部门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他代表卫生部对近期发生在广东潮州以及北京和武汉的医院暴力行为表示强烈谴责,表示卫生部将进一步配合公安部门加强平安医院的建设,依法严厉打击针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医院正常的诊疗秩序。
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说,到今年年底,我国年门(急)诊量预计将达到60亿人次,医患关系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上最重要、最广泛的公共关系之一。总体来看,当前医患关系是好的,个别不和谐现象是在我们国家当前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社会矛盾在医疗服务领域中的体现。
赵明钢说,确实有极个别医疗机构、极个别医务人员工作不到位的地方,有核心医疗制度没有落实、管理没有到位、当事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所导致的严重的责任事故,比如“死婴门”事件,卫生部对此事高度重视,已经责成广东省卫生厅要对事件做彻底的调查,要明确责任,要一追到底,绝不姑息。卫生部也会要求全国卫生系统吸取教训,认真总结经验,加强管理。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状态来认真对待每一个患者、每一个诊疗行为。
赵明钢说,我相信,没有哪个医务人员不想治好患者。但是,目前我们对生命的了解还十分有限,这是整个医学界的无奈。我们感谢公众对医疗高度信任、充满希望,但我们希望公众对医疗风险有充分认识,对于医疗发展现状给予理解。一旦患者预后和期望不太一致,希望大家能够客观冷静地处理。如果有疑义可以依法按照相关解决渠道,和医疗机构进行正常协商,通过卫生行政部门的调处,走司法途径的诉讼,或者按照目前我们正在建立完善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解决。
(2011-11-11 10:57:00)
(原标题:美媒关注中国式医患紧张 双方缺少互信)
- 【国晖大讲堂】第四十六场·石元中《医疗纠
10月27日(周四)15:00,国晖大讲堂第四十六讲医疗纠纷... - 手写的温暖:泰康仙林鼓楼医院获康复患者真
在电子通讯极为便利的现代,写信几乎已经绝迹,但是一封手写的信... - 女子做整形,术后扬言双眼皮太宽了,医院:
爱美之下人皆有之,所以现在整形之风在年轻人中越来越盛行。虽然... - 贵阳19岁女孩隆鼻死亡背后: 医美消费低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专家、北京八大处整形外科医院的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