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医患之间


我们该如何来改善中国的医患关系?

2015-01-16 23:10 | 来源: | 浏览 :

我们该如何来改善中国的医患关系?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15-01-16 10:46:50

 



日前,一则《“暖男”麻醉师:用漫画架起医患关系“心”桥梁》的帖子在各种社交圈子里面引起了转发热潮,一切似乎在告诉我们医患关系在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然而在当下中国社会的医患关系中,矛盾占据了主要地位;医疗系统的问题被集中映射到医患关系上。

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

每年都有海量事例带动着整个社会舆论,牵引着公众的注意力让大家不断地审视中国的医患关系。为什么医生和患者之间会形成剑拔弩张的局势呢?原因之一,信息的不对称,让患者无法充分理解医生的处境和工作状态,导致误解;原因之二,分诊制度的缺位使得医疗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原因之三,基于医生这个角色的社会定位,公众无法摆正医生的位置。

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医疗行业的专业性,让患者无法充分理解他们所看到的医生,系列的误解严重恶化医患关系。系列公益专题图片集《中国医生的一天》第一期里有这样一个情节,神经外科医生王林给Meige(梅杰)综合征的患者做手术,,手术中麻醉师给患者全麻的时间里,王林和助手们抓紧时间吃午餐并且躺在换衣间的长凳上休息了几分钟。这样一张休息的照片,如果被不明所以的人配以煽情的文字发到网络上,那么一桩“医疗拷问”将不可避免地被掀起! Meige(梅杰)综合征患者的手术中,医生的手长时间僵持不动,王林为恢复手的灵活度必须进行休息,以保证在患者全麻后的手术中对神经进行精确地剥离。

因为分诊制度的缺位,中国的医疗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于大部分人而言,就算是一般的头疼脑热,也希望第一时间得到最权威医院里最牛气专家的就诊机会。患者去三甲医院排一天队挂到专家号,就诊时却被几分钟“打发”了,报怨生恨是因为只看到了表相,很少有人了解:主任级别以上的专家一天几十上百个号,能分配每个患者多少时间?在寻医问药网出品的系列公益专题图片集《中国医生的一天》第二期中提到,王宇最长的一次连续工作时间是 52个小时,期间王宇做了4场手术,12小时的门诊、看了110个病人。

医生这个职业,工作动辄关系到生命,所以专业上有很高要求,态度不容马虎,业务上的高要求逐渐把“医生“演变为一种神化的职业,公众希望医生们犹如超人,所有疾病都难不倒他们。与此同时,对待医生的态度却是两极分化,被医生从死亡边缘挽救回来的以及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会给医生一个神的评级,遇到相反的情况患者则会向外界刻画一个妖魔化的医生形象,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我们甚至忘了他们只是平常的社会人,会为了一个无法攻克的难题而苦恼,为了一个没能挽救回来的生命而痛心。

全民共同努力才能改善医患关系

综观中国医患关系的现状,需要全民共同发力来进行改善:体制上已经逐步在推动;媒体方面,要积极引导舆论,中立、公正报道医患关系;医院方面,杜绝违规违法的操作;从医生的角度,提升职业素养,提升业务能力,提升沟通技巧;从公众的角度,更多了解医生,给予医生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参与推动相关公益活动。

寻医问药网拍摄系列公益图片集《中国医生的一天》,初衷是给公众提供一个展示医生真实面的窗口,从纯公益纯纪录的角度拍摄作为一个平凡的社会人群——医生群体——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从第三方角度来展现信息,打破公众获取信息的局限性和主观性,让公众多角度充分了解不同角色的医务人员。后期拍摄的图片集可能会让公众直面现实中的医患关系,给公众展现更生动的医生形象。

大家也可以为共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出一份力,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主动向不理解医生的群体推送《中国医生的一天》的内容;把身边的好医生推荐到系列的拍摄活动中来;给予类似的公益活动以足够的支持……公众持续不断地推动公益活动,加之全民共同努力,最终将达到提升医生群体整体品牌、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同时建立健康积极的医患关系也将指日可待了。

医生自荐或是推荐医生参与《中国医生的一天》拍摄,请发把相关资料和联系方式发送到图片上的邮箱地址,会有专人及时联系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