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看
四川在线德阳频道消息(记者 古蓉媛)号难挂、队难排、院难住,,面对新医改实施过程中,老百姓看病依旧选择人满为患的大医院,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门庭冷落的格局并未得到根本扭转。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变成了旌阳区卫生人的当务之急。从2013年起旌阳区卫生人就开始探索实行“分级诊疗”,到2014年的“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的新就医格局,旌阳区卫生人一直在路上。截止到2014年10月底,旌阳区辖区范围内无一起因实施分级诊疗而导致的医疗纠纷发生,群众对“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认可越来越高。
从群众“不买账”到接受 旌阳区“分级诊疗”制度初建立
2013年德阳市旌阳区新农合住院人次的40%、医疗总费用的60%和基金支出的50%以上均发生在区外,这不仅加重了新农合基金的支付压力,同时,也降低了全区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新农合基金支付压力空前严重。为此旌阳区卫生“引进落空”,主动探索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与运行方式。从2013年9月旌阳区就开始探索实行分级诊疗,比全省要求从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分级诊疗整整提前了一年。
“说干就干” 旌阳卫生人,很快就形成了《德阳市旌阳区新农合转诊转院管理暂行规定》,并于2013年8月经区政府四届28次常务会审议通过。同年9月,新农合转诊转院政策开始施行,规定参合患者(危急重症患者除外),首诊原则上选择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不能诊治的方可逐级转往上一级医疗机构。
由于群众看病就医有极强的自主选择权,新政策实施之初,群众“不买账”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旌阳区先后印制了《转诊政策宣传手册》等近20万份的宣传资料,发放到各村各户,并进行公示张贴;同时组织定点培训,解读政策疑问,帮助参合群众理性就医。
经历了最初艰苦的阶段,群众开始慢慢接受,到2013年底,旌阳区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明显提升,新农合基金平稳度过“危险期”。
让“分级诊疗”在旌阳畅行 旌阳卫生人又打出一套“组合拳”
2014年10月1日,更全面深入的分级诊疗制度综合改革在旌阳区再次开始。为了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新就医格局,旌阳卫生人又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首先,让群众搞清楚在哪里看病是基层首诊,旌阳区进一步明确以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界定基层医疗机构的定义。同时还明确了双向转诊制度、双向转诊标准,规范双向转诊程序,区乡两级设立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使区内“双转渠道”形成了通畅、有序、高效、便捷、安全的局面。截止到2014年10月底,基层医疗机构上转3242人次,区级医疗机构下转338人次,无一起因实施分级诊疗而导致的医疗纠纷发生,群众对“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知晓率、认可度、满意度得到了不断提高。
在了解到城乡医保政策对群众就医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后,旌阳区落实省市相关精神,城乡医保政策向基层医疗机构进一步倾斜,提高基层医疗机构门诊统筹、住院报销比例,拉开基层医疗机构和省、市、区级医疗机构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差距。
现在,在旌阳区每一位签约群众手上都有一张联系卡,卡上提供了服务的医生的联系电话和诊疗专长。目前全区全部的基层医疗机构都开展了签约服务,现已经签约119894户,343841人,签约率达到59.57%。
- 新冠用药的9个避坑指南,吃错药不是开玩笑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居民感染新冠病毒可以选择居家治疗,很多人... - 没被新冠打垮,却因为乱服药进了ICU?
近日,有各部门出台的“新十条”颁布,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了调整... - 专家权威解读:二甲双胍二联口服降糖药物的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糖尿病患者选择降糖药时... - 为什么服连花清瘟治感冒不留后遗症
俗话说,感冒是百病之源。虽然感冒不是什么大病,但是治疗不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