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医患之间


两周内北京三甲医院倒下三位骨干医生

2014-10-28 05:48 | 来源: | 浏览 :

  导读:一些重点科室、重点领域成为这一情况的“重灾区”。如急诊、外科、心内科、呼吸、消化、儿科、妇产科、神经、耳鼻喉等重点科室,35岁至55岁之间的骨干力量。

  本报讯(记者 刘洋)“太多医生忙于工作而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眼看着一个个忙碌的身影猝然倒下,实在令人心痛。”几天前,朋友圈中,一位医生得知自己的同行—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任医师张普柱突发心脏病去世,不禁发出感叹。

  据了解,近两周时间内,北京两家知名三甲医院接连倒下了三名医生。10月12日,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任医师张普柱医生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5岁。10月24日,42岁的阜外医院麻醉医生昌克勤在手术室内突然昏迷,发现时已无呼吸,经专家会诊后认为预后极差,最好的结果就是植物人,目前仍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10月25日,积水潭医院骨科的骨肿瘤专家丁易在泰国参加亚太骨科年会期间,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8岁。

  短时期内多位医生的猝然倒下令不少医疗界从业者受到不小的震动,而实际上,伴随着强大的工作压力、紧张的医患关系等问题凸显,医护人员“过劳死”在近年来并不少见。去年11月,武警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年仅49岁的王奇主任因连续五天做手术抢救患者,脑出血抢救无效逝世,经媒体报道后,也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结合近年来医护人员倒在工作岗位上,出现猝死的情况,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一些重点科室、重点领域成为这一情况的“重灾区”。如急诊、外科、心内科、呼吸、消化、儿科、妇产科、神经、耳鼻喉等重点科室,35岁至55岁之间的骨干力量,伴随着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等问题,对自身健康多有忽视。

  在这些医护人员中,不少人由于工作业务繁忙,经常错过单位组织的每年一次的体检,,日常对偶有不适的感觉没有特别留心,往往一旦发病就无法挽回。而常见的发病原因,则多数是由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病突发造成的心血管急症。

  对话

  医患人数不成比例

  学科专业会议泛滥成灾

  对话人:某三甲医院急诊科主任

  北青报:在高强度重压力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考虑过通过扩充医生数量来缓解这一问题?

  急诊科主任:这其实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在有编制的医院,本身对扩充人员有编制的要求,如果扩充,只能以合同工的形式来招,对于医学生而言,吸引力实在不大。同时,扩充人数也难免会考虑到效益问题,人数多了,科室内每个人的奖金可能就会减少。

  北青报:面对医生“过劳死”层出不穷的情况,社会上关于合理倒休、为医生提供更好环境的呼声也很大,这点上具体执行的如何?

  急诊科主任:患者的数量太大,与医护人员的数量不成比例。目前大多数医院几乎所有的空间都尽可能布置成诊室或检查室,医护人员没有休息的地方,有的甚至五六个人挤在一间几平米的办公室里,不舒服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只能坐一坐休息一下。

  北青报:除了临床工作的压力,您觉得还有哪些方面给您带来困扰?

  急诊科主任:除了临床工作,医生还要承担科研、教学、行政等多方面的工作。近两年学科专业会议的泛滥成灾也是一大问题。以往每两年或四年开一次的会议,近两年都是年年都搞。一个医生一年参加十几个学术会议都是常事。如果不去会担心错过学科的最新研究或进展,去的话出差最短也要三五天,实在是一种负担。

  北青报:面对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伤医事件层出不穷是否也给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带来一定困扰?

  急诊科主任:这方面确实给不少医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特别是表现在手术之前一些人会出现彻夜难眠的情况、术中更加紧张,术后甚至也会提心吊胆。尽管手术失败在医学上是很正常的情况,但在现在问题可能没有那么简单。

  “过劳死”医护人员特点

  1.年龄上以中青年为主:伴随着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等问题,综合近年来的媒体报道,北青报记者发现,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医护人员多数年龄在35岁至55岁之间。

  2.重点科室的骨干力量:过度疲劳的情况在热门科室,医院重点学科方面尤为突出。其中又以急诊、外科、心内科、呼吸、消化、儿科、妇产科、神经、耳鼻喉等重点科室为“重灾区”。

  3.对自身健康多有忽视:其中不少人由于工作业务繁忙,经常错过单位组织的每年一次的体检,日常对稍有不适的感觉注意不够,往往一旦发病就无法挽回。

  4.常见发病原因:多数是由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病突发造成的心血管急症。

  调查

  “我相信每个医生都有过那种濒死的感觉”

  “每周至少有1-2次上夜班,周末值班,加上门诊、查房、手术、写病历、写论文,甚至应付医药代表,我相信每个医生都有过那种濒死的感觉。”一位供职于某三甲医院耳鼻喉科的主任医师在接受采访时告诉北青报记者,医生工作压力大、负担重多年来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问题,但由于患者数量大、就诊条件有限等实际情况限制,仍然没有找到解决之道。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近半数医生每周至少要上一个夜班,八成人中午休息不超过半个小时,甚至不少人午饭及午休时间只有10分钟。近八成医生每天工作8至12小时,几乎所有医生都曾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半数人曾连续工作超过36小时,约有两成医生甚至曾连续工作48小时以上。

  同时,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医生的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半数的医生都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35岁以上男性医生高血压患病率已是健康人群的两倍。

  在采访中,不少医生都表示,目前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病已日益成为缠绕医生的“噩梦”。由于工作压力大,医患关系紧张,不少医生在手术前都会出现彻夜失眠的情况,长时间给身体带来极大负担。“30多岁就患上高血压,甚至头发也白了不少,这在医生中已经不少见了。”

  同时,“医者不自医”的情况也给医生猝然倒下埋下了伏笔。据了解,目前多数医院每年都会为员工提供一次固定体检,然而由于工作特点,多数医生一旦错过就很少有机会再去补上。尽管身边的同事都是医学专家,但由于患者数量多,很多人不愿开口增加同事负担。“很少把自己的健康当回事儿。”本组文/本报记者 刘洋

图文资讯

Copyright © 2023 医药资讯网 版权所有